A05-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新模式 健康扶贫帮百姓治病根斩穷根 巫山县的扶贫经

日期:08-06  来源:重庆青年报

巫山县位于重庆最东端,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群山广袤、峡谷幽深、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6%,1.2万户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数的一半)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因灾因病致贫现象突出。

近年来,巫山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从实施健康医疗扶贫、助推产业发展、发展旅游扶贫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推动脱贫攻坚不断深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8月,巫山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舌尖上的致富路

沿巫峡口南侧的301省道盘旋而上,行车八九公里,就可以看到一栋崭新的白色小楼,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艳姐农家乐”,浓香的卤味正从里面飘溢出来。艳姐名叫龚克艳,有“卤蛋西施”之称。往来的司机、游客都会在这里歇歇脚,龚克艳也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一条“舌尖上的致富路”,并且带动一些乡亲们脱了贫。

龚克艳所在的重庆巫山县建平乡建平村,距离巫山县城有25公里。这里山高坡陡、产业匮乏,早些年乡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到沿海城市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

2008年,龚克艳告别在深圳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和丈夫在紧邻省道的自家房门前建了个加水站,为来往汽车加水,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渐渐地,龚克艳看着门前公路越修越好,车流量也渐增,便想着发展一个功能更加齐全的“服务区”。他们在为汽车加水的同时,又开了一家小吃店,专门向路过的司机、乘客售卖卤鸡蛋,生意越来越红火。尝到甜头后,他们又进行“扩大再生产”,开发了卤猪蹄、卤豆腐、卤牛肉等菜品。

原本这里只有一间简陋的砖瓦平房,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龚克艳变收费加水为免费加水,主推卤菜。她还对平房进行了简单改建,使之由单一的加水站变得更像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

经营思路的转变,更增加了小吃店的活力。随着巫山县旅游业发展,一些自驾游客也成了小吃店的座上宾。“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仅卤蛋就能卖上千个。”龚克艳说。

去年,龚克艳夫妇在与老房子一街之隔的地方修起了一栋小楼,经营了11年的“卤蛋西施”小吃店摇身一变成了“艳姐农家乐”,不仅店面扩建到200多平方米,餐桌也由从前的8张增加到12张。坐在窗明几净的新店里,顾客透过窗户便能看到“巫山云雨”的美丽景色,一饱口福的同时更能大饱眼福。

依托巫山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艳姐农家乐”旺季时每天接待的游客达上万人次,淡季每天也有千人次。龚克艳夫妇在小吃店的基础上新增了民宿经营等业务,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就业。目前店里的8名固定员工都是附近村民,每月2500元的工资和免费用餐的待遇,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这只是巫山“旅游+扶贫”新模式的一个典型缩影。“巫山县现已形成1个5A景区、3个4A景区等一批精品景区集群,201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902.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22亿元。”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介绍道,全县依托大景区辐射带动92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3351人实现脱贫,巫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让绝大多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全域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改善人居环境、带动民众致富,还和乡村振兴接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物质生活。”县文旅委产业科科长缪春媛说道。

据介绍,全县不仅依托景区消费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脱贫,还鼓励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现已培育出313家农家乐、305个农村电商网点、58家茶馆酒馆、49家乡村旅馆等旅游新业态,带动贫困户1127户5366人精准脱贫。

“枯木”变身景观树

巫山县双龙镇花竹村有一片荒废的石榴地,原本只能用来当柴火,但在聂章华和驻村工作队的手里,这里变成了新的“钱袋子”。

得益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花竹村聂章华一家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儿子聂海还成为村里脆李产业的技术骨干,带领村民脱贫增收。

聂章华家门口有一片260亩的石榴林,这还是十几年前村民从山东引进的,但这些年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就这样一直荒着。聂章华想流转这片石榴林种植巫山特色农产品——脆李,“虽然已经决定更换树种,但石榴树长了十几年,就这么挖掉拿来烧柴又可惜了。”

驻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想办法把这些石榴树利用起来,变废为宝。通过进一步了解,驻村工作队得知,虽然这片石榴林的果子口感不好,但花开的时候却非常漂亮,于是,他们第一时间联系园林企业,将这些石榴林变成景观树让更多的人欣赏。

2019年年底,两家园林企业负责人在双龙镇实地考察后,觉得这些石榴树非常适合当景观树,当即定购了一批。在得知这些树是从贫困户手中收购后,他们主动把原定的110元/棵,涨到了130元/棵,让贫困百姓获利更多。

“我们算了一笔账,卖出去600棵石榴树可以给种植户带来七八万元的经济收入。”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驻双龙镇花竹村第一书记李言说,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还要用二三十个劳动力,增加了村民收入,很划算。

去年,加上聂章华一家之前发展的400余亩脆李,脆李亩产达3000多斤,家中实现了纯收入十余万元,成为村里种植脆李大户。目前,花竹村已发展1580亩脆李,共带动全村63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暴雨的叠加影响下,脆李种植农户们的销售渠道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减轻农户们的压力,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告诉记者,巫山县积极开展“我是家乡卖货郎·直播带货为家乡”直播活动,由县委书记、县长带头“直播带货”并分别赴烟台、深圳现场推介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防止农产品滞销。

同时,为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燃眉之急,巫山县还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对符合条件、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应贷尽贷、能贷尽贷。据了解,巫山县今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763户3045.2万元,全县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089户4.02亿元,贫困户覆盖率达到了49%。

另辟蹊径 葡萄也变“幸福果”

2014年,巫山对全县农村人口进行了全面筛查,精准识别出120个贫困村,建卡贫困户24620户90642人,其中按贫困原因划分,因病致贫的有6803户2336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5.8%,成为脱贫摘帽的第一大“拦路虎”。

找准穷根后,巫山举全县之力,创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首先,全面实施“千名医务人员‘一帮一’救助贫困家庭患者”攻坚行动;其次,对家庭主要劳动力或因生活不能自理直接影响主要劳动力就业的家庭患病成员,按照“集中初筛复查、分批次入院治疗、全程跟踪服务”三个步骤进行诊治,诊治费用则通过医保报销一点、医院减免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患者自付一点“四个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全力推进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体检筛查、巡回义诊、签约服务、药品发放“五个全覆盖”。

曾经被病痛和贫穷困扰的双龙镇安静村六组的村民刘敬春如今可以在镜头前毫不保留地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那股冲劲,正是希望的力量,让这位看似腼腆的男子最终战胜病痛。

2010年,刘敬春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原本以为随着孩子的到来,会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更加幸福,但却没想到孩子被告知患有先天性唇裂,就在东奔西走为儿子凑齐手术费做完手术的时候,刘敬春本人又患上了腰椎结核,并因治病欠债20余万元,瞬间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3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刘敬春一家通过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敬春也成为首批获得大病医保的救助对象。

“在政府的帮助下,治好我的病也不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债务压力。”刘敬春在医疗政策的帮扶下,逐渐康复出院,现已恢复了劳动能力。

据县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科长蒋廷财介绍,在巫山县,基本的医疗保障已经落实,并实现了贫困户医疗保险和精准脱贫保全覆盖,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累计实施医疗救助7.7万人次3.3亿元,“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很多只需要自付9.82%。”

慢慢地,孩子大了,日子顺了,刘敬春有了奔头,“总是靠政策扶贫不是个办法,必须要自己想门路”。

2017年3月,听说隔壁白坪村有个葡萄园要转出,刘敬春和妻子动了心。“这个葡萄园离家近,离附近的公路不过2公里,非常方便。而且种植葡萄还能避开当地脆李产业的竞争。”但110亩的土地租金和流转费用可不低,东拼西凑,加上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刘敬春的“紫珍珠”葡萄园正式成立了。

他不甘于贫穷,自力更生创业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2019年,刘敬春还荣获巫山县最美脱贫榜样。如今他的葡萄园在精心管护下,部分葡萄进入丰产,预计可采收2万多斤。按每斤8元计算,今年可以收入16万多元。

刘敬春还通过土地分红、提供工作岗位的方式,带动了15户贫困户,每人一年可以增收7000元左右,“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大家一起致富。”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张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