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长安汽车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报告显示,长安汽车第一季度营收大幅下滑,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60.08亿,同比下滑2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6亿,去年同期为13.91亿元,同比降250.62%。
长安汽车2019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长安汽车业绩亏损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销量的大幅下滑。不过,与以往因合资企业销量下降导致投资收益下降不同,2019年第一季度销量下降反映在合资、自主的双线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3.6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3.05万辆下降幅度高达71.8%;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3.34万辆,同比下跌27.6%;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共销售22.3万辆,同比减少24.2%;长安标致雪铁龙的销量为606辆,同比下跌23.4%;长安铃木累计销售4325辆,同比下滑66.7%。
投资收益是长安汽车净利润的主要来源,2015年-2017年投资收益占长安汽车净利润的比重超过90%。其中,长安汽车在2016年的净利润达102亿元,长安福特贡献了90.7亿元,占比高达90%。长安汽车方面提到,2018年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来自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下降所致。
其实,长安汽车旗下的合资品牌在2018年就已经显现走弱迹象。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销售数据,2018年,长安福特累积销量为37.8万辆,同比下滑54.4%;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15.5万辆,同比下滑11.3%,长安铃木和长安PSA的销量并未单独对外公布,均归入了“其他”项。
在合营企业中,长安福特销量骤减是长安汽车利润大幅缩水的最主要原因。年报显示,2018年长安福特亏损了8.0亿元,与之前的盈利情况形成巨大反差。今年4月3日,为了改变福特在华现状,“福特中国2.0”战略对外发布,全新车型ESCAPE年底上市也为长安福特带了积极的信号,后续成效如何仍有待时间考证。
而在自主板块方面,长安汽车的产业升级仍在进行之中。据了解,2019年长安汽车计划在推出CS85 COUPE、全新CS15、全新CS95等车型的基础上,还将完成CS75 PLUS、第二代逸动及逸动XT 1.4T、CS35 PLUS 1.4T、CS15 EV450等多款产品的上市工作,新老产品的更替给销量带来了一定影响。
刚刚上市不久的长安CS85 COUPE
此外,长安汽车在2018年的时候还提出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加速在出行、智能化、新能源等的布局。收入减少,产品研发支出增多,一段时期内也会影响长安汽车的利润表现。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启动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和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在智能化上,长安汽车已与腾讯、华为、科大讯飞等开展合作;目前L2级集成式自适应巡航、全自动泊车技术已实现中国品牌首发量产;L3级有限自动驾驶技术完成工程化,进入量产开发;L4 级无人驾驶实现国内首次示范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