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长城汽车销量上扬,为什么WEY品牌颓势难以扭转?

05-10 北京头条客户端 阅读:

当一个汽车品牌年产销迈过15万辆,表明其在市场中的位置已经基本确立。成长于2017年的长城汽车的新锐豪华SUV品牌—WEY,如今正面临这一最艰难的关键时刻。

1-4月份,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36.77万辆,同比增幅达到8.65%,在自主品牌中处于第一梯队。但是看看豪华子品牌WEY,在去年销量站上高位之后,一路走低,4月单月仅仅完成了7293辆,单月销量持续下滑,开年以来持续颓势表现。

受WEY品牌和单车利润下滑的拖累,尽管长城汽车销量上扬16%,但是财报并不好看。数据显示,一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26.27亿元,同比下降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73亿元,同比下降62.84%。

长城汽车一直细心呵护的WEY品牌到底怎么了!难道是决策上的失误吗?2016年年底的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以自己英文姓氏创建的“WEY”,致力于打造中国豪华SUV品牌。脱胎于长城汽车的“WEY”,几乎凝结了长城汽车人所有精血。为此长城汽车不惜全球范围挖人才,形成了了1600多的国际研发队伍,历时四年专门为WEY开发全新平台。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实现品牌上的突破是一个梦。过去几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包括长城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在这条路上走得太难,能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长城汽车付出了太多太多。2017年第一年,凭借VV5与VV7两款车型及强大宣传攻势,WEY品牌一路高歌猛进,打出了一片名声,全年实现了6万辆,让很多合资车企的新锐品牌艳羡不已。2018年,在魏建军的带领下,WEY品牌继续冲高10万辆销量,但是品牌之路谈何容易,一路一波三折,到年底仅仅完成了9万多辆。

13.jpg

在一次采访中,WEY品牌的相关销售负责人坦言:“说实在的,WEY品牌在短短两年时间取得如此成绩在中国汽车工业上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让长城汽车似乎忽略了打造品牌的艰难,在车市高增长的大环境下,一切似乎顺风顺水,可但是当车市持续低迷是,打造一个品牌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一位WEY品牌经销商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在2017年前后,可以说是WEY品牌最好的时候,不管是厂家给的商务政策,还是品牌推广力度,都让我们充满信心。但是转折发生在2018年中旬,WEY品牌受到各种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销量开始出现波动,我们的销售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产品角度看,虽然WEY品牌的号称“中国豪华SUV品牌”,但是其旗下的VV5、VV6、VV7几乎与合资品牌同类型车型处于一个价格区间,如果合资品牌有针对性采取一些策略,对于WEY品牌打压是可以想象的。去年年底,包括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主流合资车企进行的价格下调,一定程度上对于WEY品牌构成较大是市场压力。另一个原因,作为豪华品牌,WEY品牌的母公司长城汽车也遭遇腹背受敌,难以转圜,更别说在WEY品牌上持续投入,加大推广力度。两个方面原因叠加,WEY品牌开始遇到自成立以来最大的障碍。

今年1月份开始,WEY品牌从单月销量11429辆,降至2月份3426辆,3月份稍有回升,也仅完成5827辆。一季度,WEY整体销量为20682辆,环比下降29%,其中旗舰车型WEY P8新能源仅仅销售了320辆。WEY品牌进入自成立以来发展的最低谷。 

曾经风风火火的一个“豪华品牌”,到现在市场遇冷,诠释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之路。正像一位业界专业人士所言:要打在一个品牌,没有十年的功力是难以形成品牌认知度的。这期间,还要实现单月销量过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优势。为此,长城汽车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12.jpg

实际上,长城汽车已经为WEY品牌谋划好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路径。在品牌建立初期,由160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已经开始借鉴欧洲车企的开发经验,打造了全新平台“Pi4平台”,在这个平台下,VV5、VV6、VV7这些清一色的FF(前置前驱)燃油版车型,未来将搭载一套插混系统,并将附带“电动四驱”功能。但是目前看来,已经推出的VV7的插电混动版车型——WEY P8还很难被市场认可,WEY品牌要扭转这一技术认知需要下大力气。

当然,不仅仅是WEY品牌,吉利打造的高端品牌—领克同样也遭遇销量下滑、后继乏力的窘境!

编辑/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