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广汽蔚来携首款概念车发布“合创”品牌,提出造车创业的新方向:轻资产运营。即广汽蔚来只负责设计研发销售售后等产品运营层面,生产制造则交给广汽。北京青年报采访多位汽车行业专家,都共同指出,这种变相代工生产的模式,看似是没有厂房、生产线、工人等重资产负担,但是生产制造和运营脱节,车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存在双方推诿权责难分的情况,导致解决问题渠道不畅,困难重重。
合作模式各取所需
广汽释放产能 蔚来背靠大树
去年,广汽与蔚来牵手,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共同出资成立广汽蔚来。
北青报记者在广汽蔚来“合创”品牌发布会现场看到,廖兵以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身份亮相,强调公司为轻资产运营模式,也是员工共同持股的创业公司。
在发布会后的专访中,廖兵向北青报记者确认了其所在的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只承担合创品牌的产品设计、研发、销售、售后等运营层面的工作,生产制造都交给广汽。与代工模式略有不同的是,广汽是广汽蔚来的股东,双方的合作程度更深入一些。
广汽与蔚来的牵手,看似是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彼此拥抱,各取所长的合作,其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广汽在前期的不断扩张中积攒的产能需要释放,蔚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拥有过硬的生产能力,因此,代工生产就成了双方合作的核心驱动力。
另一方面,发布会现场的概念车显然是以蔚来ES8平台为基础开发。廖兵在演讲时也明确表示合资公司会融合广汽的车型平台、供应链。这么看来,蔚来和广汽都会向广汽蔚来授权车型平台实现资源变现,广汽蔚来要买得起股东的平台用得起供应商,恐怕很大精力要用在融资上了。
变相代工风险高
质量问题权责难分 制造不通影响售后
汽车代工生产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百年汽车工业发展至今,代工生产比例极低,也没有出现像富士康那样的代工大鳄,归根结底还是汽车的生产制造过于复杂,与研发设计、供应链、售后等部门的紧密衔接必不可少。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成立销售公司后,长安福特依然代工生产沃尔沃S80,产销冲突激烈,迫使沃尔沃放弃S80车型,直接切换至S90,就是生产和运营割裂的弊端所限。
一家造车新势力创始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有可能是发生在设计、研发、供应链、生产等各个环节,销售和售后同样也要为处理车辆问题负责。“如果蔚来平台的车辆出现问题,广汽可以说,是研发的问题、是供应商的问题,我只负责下单和生产。同样蔚来也可以说是广汽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双方互相推脱。比一般代工更复杂的情况是,广汽蔚来作为合资公司还有独立的渠道,销售和售后也要参与,那么以后所有的质量问题、服务问题、技术问题都要三方绑在一起来解决。”上述创始人表示。
这就会导致广汽蔚来解决产品问题的沟通成本巨大,效率难以保障。另一家合资企业高层也同样向北青报记者表达了“这种代工方式出现大的质量问题时,职责会搞不清楚”的担忧,他同时告诉记者:“我们传统车厂始终强调终端与制造之间的快速反应,代工厂并不对产品工程负责。运营与制造割裂开,我也很难想象对制造不精通的品牌可以做好售后。”他强调,“汽车不是一般的电子产品,他们可以代工是因为售后要求简单的多,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低。”
合作伙伴负面缠身
蔚来品牌质疑不断 合资风险谁来承担?
5月16日,一辆蔚来ES8在上海自燃,这已经是一个月内蔚来发生的第二起自燃事故。为此,蔚来方面紧急将充电量暂时限制为90%。因为选在5·20这个日子做发布会是广汽蔚来股东双方很早以前共同决定的,但是一个月内的两起车辆自燃事件,还是让这场如期召开的品牌发布会略显尴尬。
值得玩味的是,整个品牌发布会成为了广汽蔚来CEO廖兵的个人秀场,由他一人完成了整场发布会的演讲。作为股东双方,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因在国外出差没有到现场,只通过视频表达了祝福,也没有任何广汽方面的代表上台讲话。蔚来董事长李斌,同时 也作为广汽蔚来的董事长,到了现场,却也只是通过视频现身而没有直接上台演讲。整场发布会只用了短短20多分钟就结束了。
在发布会后的专访上,廖兵表示,广汽蔚来的首款新车将在明年年初交付。但是今年年内,奔驰的EQC,奥迪的e-tron,一汽大众的电动高尔夫、宝来,上汽大众的电动朗逸等车型都将陆续上市,必将抢占一大部分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广汽蔚来首款车明年才上市是不是太迟了?
面对疑问,廖兵表示,新品牌第一款产品非常重要,需要打磨。北青报记者提出:“拜腾当年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毕福康(拜腾前任董事长兼CEO)就走了。”
“有道理。”廖兵说完这句话后离开了现场。
今时不同往日,一大波传统车企的纯电动车正在赶往上市的路上,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孙宇
编辑/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