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企业的股比开放,国内合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戴姆勒投资北汽新能源、大众与江淮汽车组建江淮大众、宝马与长城汽车组建光束汽车……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众多实力玩家一拥而入,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雷诺也想分一杯羹。
放眼全球,2018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连续两年保持全球销量排名第二位;今年上半年,雷诺集团销售新车193.85万辆,其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占有率高达22%;可在中国,上半年度其所有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总和仅为8.97万辆,只占中国市场的0.3%。
面对中国,这个比欧洲大四倍的新能源市场,雷诺会视若无物?7月17日,雷诺集团通过增资10亿元人民币获得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以下简称"江铃新能源")50%的股权。此举之下,它能顺利打进中国新能源市场吗?雷诺为什么选择与江铃新能源联手?而被大佬看上的江铃新能源又会有什么新发展?
为什么要选江铃新能源做支点?
对大部分中国用户而言,雷诺还是一个小众的汽车品牌。其实雷诺的实力不容小觑,它不仅是欧洲第一家批量生产电动车以及累计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还是一家没有发生任何自燃情况的车企。只不过在中国市场,频频失意。
雷诺早在1994年就与三江航天集团合资成立三江雷诺汽车公司,但由于连年亏损,2000年三江雷诺就退出了历史舞台;2013年,雷诺与东风汽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东风雷诺;2017年先后与日产及东风成立易捷特、与华晨汽车集团共同组建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看来,这三家车企的销售情况都不尽如人意,拿这三家中销量最高的东风雷诺来说,上半年,东风雷诺累计销量仅为8901辆,同比下滑75.97%。
除了销量令人不安外,双积分政策也是雷诺入股江铃的另一大原因。此前雷诺产生的大量负积分急需正积分来抵消归零,而江铃新能源今年上半年已产出新能源车型11180辆,所产生的新能源积分足以应付雷诺所需的新能源积分。同时江铃新能源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新建新能源汽车资质的车企之一。其实对于雷诺来说,江铃算的上是性价比是最高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支点坚固吗?
因为雷诺根本没有机会能与比亚迪、北汽等车企合作,与众泰等车企相比,江铃新能源就是它最好的合作对象。并且实事求是的说,其新能源产品也确实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2018年,江铃集团汽车全年销量28.51万辆,同比降幅8.05%的情况下,江铃新能源还能实现近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实现约65%的增幅实属不易。并且其明星产品江铃E200(参数/图片)在微型市场中有着相当优秀的表现。具体来看,此款车型在江铃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占比接近90%,这也正是江铃目前面临一个挑战:产品线过于单一。而雷诺的入场将会为江铃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丰富其产品线。
真的能撬动中国吗?
雷诺此番动作是增资性质的入股,即直接给江铃新能源加10亿元,让注册资本由约6.3亿元变更为20亿元,换来的是雷诺集团持有该公司50%股权,江铃集团持有37%股权,剩余13%股权由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出手如此阔绰,看来是有些着急了。
与大众、丰田、本田等外资车企相比,雷诺在华的新能源布局明显慢了一步,它希望用这个合资公司来挽回局面:雷诺与江铃达成合资协议之后,新公司将引进雷诺新能源车型,同时仍将继续使用易至品牌,计划在未来5年时间内陆续投入50亿元,到2020年占据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10%的份额,到2025年实现部分整车半自动及全自动驾驶功能。
写在最后:短期来看,雷诺用十亿重金解决了双积分的燃眉之急,江铃新能源用最快的时间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也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长期来看,雷诺想用自己的技术,与自主企业江铃新能源合作,打开中国市场,不过面对戴姆勒北汽、江淮大众、宝马长城等一系列强劲对手,雷诺想做到后来者居上恐怕没那么简单。
文/要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