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尹鸿,著名影视理论评论家、策划人,清华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和电影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担任过数百部(集)影视剧的策划、监制和顾问。
编者按:
2023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于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在重庆移通学院举办。
2023年11月24日,尹鸿教授在移通学院下里巴人剧场(合川校区)主持了主题为《重装出发的中国电影》的大师讲坛。25日,作为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尹鸿教授参加了青年影评人论坛——专家沙龙。
活动期间,本报编辑对尹鸿教授做了专访。
中流砥柱
新力量、中坚力量的出现为中国电影带来希望
尹鸿教授在讲坛中提到今年暑期的几部电影基本上是由80后导演所拍,年轻一代的新力量在成长,80年代这一批导演在整个创作上、制作上的完成度都要更高一些。就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尹鸿教授做了剖析。
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是在当下世界电影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接受了世界性的电影教育,他们能非常容易地看到世界各国优秀的电影;第二,他们是“网生的一代”,从小接受中国的流行文化,所以他们知道这一代人共同的情感纠结在哪里、共同的情感符号在哪里;第三,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电影的热爱和专注。
今年是电影行业改革之后2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全年的电影票房前十没有一部美国电影的情况,票房最高的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排到了第十二。中国电影取得这样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中坚力量、新力量的推动。正因为有了这些中坚力量,才能让真正想拍好电影的人专注于每个剧情、每个镜头的打磨。
尹鸿教授表示,新力量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希望,然而遗憾的是,形成核心新力量的人数和团队还是太少。
“窗镜灯梦”
电影能够扩展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
谈到电影的功能和作用时尹鸿教授用四个字来评价:“窗”“镜”“灯”“梦”。
有的电影像一扇窗,通过它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有的电影像一面镜子,通过电影看到了人性中的善恶,实际上它就像一面镜子在照着自己;有的像灯,很多人讲小时候看到一部电影照亮了自己一生,可能电影里面塑造了一个英雄、某个理想化的人物;还有一种,电影像梦,它提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梦想的世界。
在谈到与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微短剧相比电影的优势时,尹鸿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短视频是一个消耗性的介质,消磨时间和情绪,通过释放来得到一定的快乐。它不会扩展对生命的感受和对生命的体验,而像电影这样的艺术形态,会扩展我们对生命形态的理解。
电影超越了时空的短暂性和渺小感,让我们感知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生,在电影中时空能够交错、能够逆转、能够穿越。电影能够创造超越个体、时空有限性的、无限丰富的人生和世界。
勇于创新
影视行业打破同质化现象尤为重要
目前同质化现象在很多行业中都存在,对影视行业来说,观众每一次都想看到不一样的作品。对于电影行业同质化现象,尹鸿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影视行业避免同质化是大家特别需要去努力的一个目标。一部作品一旦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就会让大家觉得做这样的作品更有基础,更有被大众接受的可能性,所以才会去追逐这种保守的手段和方法。但是矛盾和博弈总是存在,总有一部分人想模仿,总有一部分人在创新。
大家还是需要努力创新,甚至要鼓励一些试错性的创新,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产品会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独特的题材。
其实创新不仅取决于我们对一个行业的热爱,还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真正地扎根生活,去发现新的现象、新的题材、新的角度。从熟悉的东西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从不熟悉的东西中发掘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题材。另外需要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反省意识,即反惯性。有时候我们会按照一些习惯了的方式去进行创作,因为那是最容易的,不需要费脑子。而要想到一个新的方式,需要自己去琢磨、去发现、去考量,需要更多的投入。创作者认认真真地去发现、花精力、下功夫找到创意表达,这是对创作者的要求。
钻出信息茧房
AI时代,扁平的一代更容易被替代
尹鸿教授提到,今年10月电影科技发展创新座谈会召开时,郭帆导演以“人工智能与电影工业化3.0”为题,对国内外人工智能的考察进行了分享。
现在AI能够编剧,成像技术水平越来越高。AI做出来的成像表演,观众都很难辨别哪个是数字人、哪个是真人的表演。未来的实景拍摄将会越来越少,通过全景扫描只需将这个空间扫描一次,想把这个空间做出什么样的风格,只要输入足够的参数,自然能生成想要的空间环境。
尹鸿教授表示,未来AI将不仅是改变电影行业,还将改变其他行业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年轻的一代会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同时将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每个人都受到信息圈对个体的限制,表面上看似在自由地接受信息,实际上是根据算法推荐的同一类信息。实际上这是一张巨大的网,别人把茧房做好了,你不知不觉钻进去,然后在茧房里面长大,久而久之在一个信息茧房中被越裹越紧。当你们成为同一样的人的时候,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被机器所操纵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关于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尹鸿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对策。
坚持阅读,阅读不是大数据算法推送给你的。一本书,有自己的体系,有完整的叙述逻辑。读经典好书能够帮助我们完整地思考,完整地判断,而不会被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加了一些热搜、头条把我们所控制。其实有时候阅读能让我们接收相对一手的信息,而不是像我们在数字环境当中接收的全部是碎片化精算化的二手信息。
尹鸿教授表示,还要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当一个人相信一切推送的东西时,这个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创新在于对惯性的质疑,对已存在的事物的怀疑。
敢于说真话
青年人需要更多的锐气
尹鸿教授特别强调了年轻一代电影人的历史责任。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重担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年轻一代电影人的肩上。青年一代要努力去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现代文明程度的高低,其衡量标准一定是自由程度和平等程度这两个最重要的标志,每一阶段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人变得更自由或者更平等。马克思也是这么去表述人类的不同社会阶段的变化,就是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通向了更加自由和更加平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
所以我们说一个作品好不好,能不能够表达人对文明、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当然,自由平等永远不是绝对的,它永远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之下,有它的相对性。
在青年影评人论坛中,尹鸿教授寄语青年影评人,“我们要让大学生参与、大学生评、大学生创作,而且我们一定要让校园的声音能够传递到社会上去,能够既传达一种电影文化的理念,也影响电影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希望将来青年影评大赛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有更多的声音、更多的观点、更多的看法表达,同时也希望年轻人有更多的锐气,多多向上,有一分热发一分热,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坚持说真话。”
重庆青年报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