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重庆市残联供图
人民网重庆12月24日电 (记者胡虹)12月22日,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结业仪式在重庆巴南区举行。结业仪式上,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向巴南区残联捐赠了书法作品,与会人员向学员代表和优秀学员代表分别颁发了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
本届研修班为期5天,组织安排了7次专题授课、对话交流和2次参观学习,邀请了《环球人物》杂志社原总编辑、人民日报社原驻美首席记者刘爱成,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元胜,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青年文学》杂志社主编张菁等专家学者,围绕文化思想、诗歌写作、小说创作、修炼好文笔、自我表达等方面为学员们作专题培训,并针对学员们的提问进行深入细致辅导;组织参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内容,汲取信仰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来自贵州省的学员代表李虹艳回顾了自己在研修班学习的难忘瞬间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我们的身体有障碍,但心灵是自由的,文学是我们心灵的翅膀,让我们可以在文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她表示,通过此次研修班的学习,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张兵表示,文学创作就是要不断的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寻找自己写作的意义,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他也希望研修班的学员们写出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双丰收的作品,用写作改变命运。
据了解,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旨在搭建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平台,培养残疾人文学创作队伍,提升残疾人文学创作水平,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十四五”期间,将共同举办5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
(责编:刘政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