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瓦房店市岗店街道云台村特色乡村经济“把门猴”

05-19 重庆青年报 阅读: 6109

    又是一年端午节即将到来,大连瓦房店市岗店街道云台村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把门猴”是北方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当端午来临,家家户户都要购买“把门猴”,挂到自家门上,寓意驱邪恶,迎吉祥,保安康。自上世纪60年代,岗店街道云台村里有个服装加工厂,王屯的巧妇们看到服装厂剩下的边角余料当做垃圾丢掉觉得可惜,便废物利用,弄些红、黄、白碎布、喷胶棉等材料,做起了不起眼的“把门猴”,由初期制作自己家用,发展到形成了小规模作坊式经济产业。据云台村王屯的范淑清老人早年叙述,1920年1月出生的她,制作“把门猴”的手艺是家中老人传流下来的,到她属于第三代,目前已经传到云台村第五代人了。而北方的端午节悬挂“把门猴”习俗的流行也是应是由此而来,岗店街道云台村也正在积极申报“把门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世纪90年代,云台村妇女们把做“把门猴”做成了规模,“把门猴”产业也初步形成了云台村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门猴”的生产数量也由每户每年几百上千个,发展到每户每年少则几万多则近10万个。每年的端午节,“把门猴”的销售收入甚是是喜人,少则几千上万元,多则几万甚至更多。于是乎不起眼的“把门猴”成了云台妇女们致富增收的“金猴”。
 
    经过了几十年发展,不但“把门猴”的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把门猴”的款式、花样也同样创新繁多。尤其是最近几年,除了“把门猴”,还增添了许多象征端午节安康的“粽子”、“金鱼”、“桃儿”等等端午节特色经济产品。据统计,端午节前期,不但瓦房店市场上兜售的“把门猴”95%以上都是云台村妇女制作的,在大连各区市县的农贸市场、超市以及早市,都可以看到云台村妇女们制作的各具特色的“把门猴”,甚至批发销售到东北的其它省市,云台村妇女的这种绝活走进了千家万户。
    瓦房店市岗店街道不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扶持乡村特色经济产业,鼓励乡村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文:晋泽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