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新闻•公司-桐君阁食言异地开店

日期:05-02  来源:重庆青年报

  

  
  3月20日,桐君阁发布2012年年报: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元,同比下滑1.55%;实现净利润3041.4万元,同比增长190.27%。与此同时,门店数已达7000多家的桐君阁(000591.SH)从去年底正在酝酿新一轮扩张,瞅准沿海城市及电子商务两大渠道布局药店。
  问题是,面临新医改的频频冲击,加之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业正处于高竞争、高租金、高人力成本的“三高时期”,网上药店也面临医保卡难以普及等政策难题,桐君阁当下扩张药店是否是明智选择?还是另有所图?

今年重点开网上药店
  
  2010 年,桐君阁便发布消息称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商业终端网络建设“千家万店”目标:即建成直营药房1000家、加盟药房10000家。
  而在去年发布的中国连锁药店百强排行榜上,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便以直营门店1172家、加盟门店6454家的数量位居榜单之首。如今三年之期将至,桐君阁布局的步伐还在加快,而且目标不仅仅限于川渝等地。
  日前,桐君阁副总宋虹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底开始,桐君阁便已在酝酿新一轮扩张计划。去年,桐君阁已悄悄在上海、天津开设了数十家门店,目前正在广东等地选址,未来将不排除以兼并收购等手段加快在外地的扩张。
  此外,宋虹卫还表示,桐君阁有意进军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拿到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而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还在申报中,开网上药店则是该公司今年的重点任务。
  就此事本报记者联系桐君阁董秘办,其相关人员并没有否认桐君阁在沿海开店事宜,其他事宜均未给予回复。
    
下属9公司7年无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6年,桐君阁关闭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最大单店,以5000万元价格出售并全面退出北京市场时,便称五年内不再扩张,专攻川渝。此次对外扩张,桐君阁意欲为何?
  宋虹卫表示,最近医药行业新政策的出炉让桐君阁看到了机会,“这一两年,肯定是零售药店高速发展的时候。”
  除此之外,支持宋虹卫信心的还有桐君阁去年的优异成绩。根据桐君阁3月20日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元,同比下滑1.55%;实现净利润3041.4万元,同比增长190.27%。
  但与宋虹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桐君阁的此次扩张。“目前药品零售发展已经进入‘三高时期’,即高竞争、高租金、高人力成本,药价水平整体有所下降,OTC广告又受限,终端药店市场增幅很难高企。”一位接近该公司的分析师表示。
  同时,目前包括重庆等在内推行的基层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价也会对零售药房形成一定冲击。“这一政策力度推广范围还会扩大。”
  重庆核心资本首席分析师陈杜也认为,医药零售业逐渐进入恶性竞争局面是可以肯定的。“从基药‘安徽模式’运行几年后进行的纠偏来看,我们并不用担心后续的招标再次出现当初的局面。医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历去年的‘毒胶囊’事件以及众多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新一届政府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认为未来的医改药改将不会再唯低价论,整个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的补偿机制将更加重要。”陈杜说。
  而事实上,桐君阁2012年年报中也显示,尽管其利润上涨较大,但桐君阁旗下主营药品零售的9个子公司中,有7个年度净利润为负值。

现金流压力骤增

  公开资料显示,“太极系”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桐君阁、西南药业和太极集团。市场对多年来饱受三“壳”同业竞争诟病的“太极系”重组给予厚望。
  据每日财经报道,2012年11月13日,太极集团将持有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19.84%的股份转让给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12月11日,太极有限以自有土地折价5000万元对旗下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增资;12月14日,太极有限又与桐君阁共同出资组建重庆市涪陵区桐君阁西部医药商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6亿元人民币。
  上述连环动作出击令“太极系”整合轮廓初现:涪陵制药为医药工业,桐君阁为医药商业,而西南药业很可能是定位于生产西药的企业。
  “桐君阁是西部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当初建立桐君阁商城的目的是要辅助桐君阁医药商业的发展并完善集团医药产业链,也给桐君阁进行了角色定位。”
  方正证券分析师甘翔认为,桐君阁谋划门店扩张则是对上述分工的深化发展。不过颇为忧心的是,据桐君阁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2644.18万元,减少了218.26%,布局沿海市场及电子商务势必会对公司羸弱的现金流形成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