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闻·热点-千亿养老金入市收益成谜

日期:04-27  来源:重庆青年报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广东社保基金累计结余5131.3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24.3%。去年入市的千亿养老金的收益将全额计入滚存结余基金。但根据广东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的一份报告显示,广东入市一年多的千亿元养老金产生的收益不计入个人账户,收益情况并未公开。

尚未出台收益分配办法

关于养老金投资运营收益的分配问题,广东方面在报告中表示,该项投资运营在全国属首例,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养老金投资运营收益的分配办法,而办法的制定权限在国家相关部门,省级及以下部门无权制定。

因此,经询国家有关部门,广东省目前用滚存结余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产生的收益不应区分统筹基金收益和个人账户基金收益,而应将投资运营收益全额计入滚存结余基金,在账务处理上暂按现行办法执行。

这让原本备受关注的养老金入市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去年3月,广东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正式签署合同,将千亿元养老金结余资金委托其投资运营。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养老金投资运营的首个试点,广东将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划出1000亿元的结存资金,在未来两年期限之内,分批由省政府委托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全国社保基金会”)进行投资运营。投资领域主要包含国债和企业金融债等有固定收益的产品,而只有不超过20%,即200亿元的养老金,才有可能直接进入股票市场。

按照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的计算,广东省的千亿养老金,能够整体实现社保基金近年来10.27%的收益率,那么这部分资金的年收益将从过去的35亿增加到102.7亿,几乎翻番。

广东社保基金收入和结余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但此前基金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收益率较低,保值增值压力巨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底广东社保基金累计结余达5131.3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底增长24.3%。

养老金收益之争

目前中国养老金还处于地方政府统筹占主体的阶段,有的地方养老金统筹甚至还停留在县市一级,按照现行国家政策规定,地方管理的养老保险资金必须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家债券。

具体核算下来,现在全国地方管理的养老金有90%是躺在银行里吃利息,10年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还不足2% ,而2001年至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14%,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养老基金资产实际处于不断缩水中。

为了对付各地养老金的“缺口”,同时也防止地方挪用中央补助,全国社保基金会自2006年12月起,受托管理中央财政补助九个试点省市做实个人账户的543.62亿元资金。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开的资料显示,在五年来的试验中,全国社保基金会实现了年均10.27%的收益率,不仅超过承诺的3.5%的收益率,也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近8%。

有社保专家曾这样测算,在2001年至2010年间,即便是刨掉2.14%的通货膨胀率,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所管理的社保基金最后的净收入还有7.03%的增长率。因此,在一些竭力主张养老金投资股市的人看来,像广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营部分职工养老金是一个突破和尝试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证监会方面也曾积极推进养老金入市。但这些主张养老金投资股市的言论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反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分析表示,纵观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2000年至2010年的投资数据,在股市大好的2006年、2007年,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收益分别是29.01%、43.19%,而2008年股市情势不妙,当年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收益是-6.79%,由此不难看出养老金投资股市实际存在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