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官方文件形式做出批准徐治帮等6名原国民党抗战阵亡士兵为烈士的批复,且批复上以“同志”相称。此举引起了广泛热议--为何阵亡74年后才被追认为烈士?又是谁在“申烈”背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事件意味着什么?
阵亡国军仅9%评为烈士
生于陕西省商洛市的徐治帮,有着一米七的身高,身体健硕,在结婚半年之后的1937年,被当时的军方看上,在一个夜里随部队离开家乡当兵。此后,音信全无。
4年前,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发现一块墓碑。经确认,碑上记载的都是多名国民党抗日阵亡士兵的名字。他们是原国民党陆军第四集团军96军177师530旅1059团三营的士兵,阵亡时间显示为1939年1月23日。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206位国民党将军战死沙场,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
按照民政部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先烈,约有2000万人。但有名可考、已收入到各级政府编撰的《烈士英名录》的烈士,仅有176万余人。
相关“申烈”程序繁琐
在西北大学陕西文化研究院张恒教授的帮助下,从2009年开始,徐治帮的家人开始向商州区民政局递交追烈申请,但都被退回。直到今年3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函4月8[2013]46号文,下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徐治帮等5名同志为烈士的批复》,才批准他们为烈士。按规定补发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遗属待遇。
对国军抗日烈士重新被认可和肯定,始于1979年。佟麟阁将军被重新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但政策上却并未好转,在1980年颁布的《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里规定,对抗日战争中阵亡的国民党官兵,自《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发布之日起,不再为他们办理追认革命烈士的手续。过去已经办理的,不再变动。以上解释,望按照办理。
此后两年,对国军抗日烈士的追认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国务院发布民[1983]优46号《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追认为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文件。后一年又提出,“确系对日作战负伤致残”的国军官兵可“评残发证并给予抚恤优待”。
2005年,胡锦涛在“九三”讲话时承认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在湖南,63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湘籍国民党将领入驻湖南公园烈士纪念馆。2011年,王生才(山西中条山抗日作战牺牲)被追认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