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关闭呼市工厂
民营车企面临转型升级
重庆力帆汽车生产线东方
7月1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关闭控股子公司——呼和浩特市力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这家力帆出资1.2亿元,建设5年,至今业绩仍为亏损的企业,被力帆股份“抛弃”。
仅隔一天后,7月13日,同城的另一大汽车制造巨头长安汽车发布该公司2013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公司预计上半年盈利为12.6亿到13.6亿元,同比大增120%以上。
长安和力帆,是重庆“中国底特律”战略中,最重要的两家企业。它们一家是国资背景的行业巨头,一家则是白手起家的“摩托车”大王转型而来的车坛新锐。在这两种不同血脉组成的企业身上,又有什么样的经营差异呢?
国企产能不足,民企却在关厂
7月11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司于7月10日接到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持57%的控股子公司(呼和浩特市力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呼市部件公司))的通知,目前呼市部件公司项目无法继续推进,经呼市部件公司全体股东协商,一致决定终止该项目,并进行资产清算等后续工作。
呼市部件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1日,注册资本为21152.63万元,其中力帆乘用车出资12057万元,占呼市部件公司57%股权。
“呼市有一条通往欧洲的铁路,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出口铁路,任何一个外向型的企业,在这里建厂对今后的发展都很有好处。”这是当时,力帆集团内部人士给出的建厂理由。但实际情况是,力帆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力帆汽车的呼市部件公司2012年亏损471.27万元,而且投资5年有余的呼市部件公司,居然至今没有营业收入。
此外,国内民营车企近来频繁上演投资项目撤资的“闹剧”。与之类似,吉利汽车位于重庆铜梁工业园的DSI变速箱公司,已于2013年6月9日注销。
吉利汽车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向重青记者给出的解释是,放弃这一项目也是受目前汽车市场的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当前,汽车的利润和销量均成下降趋势,一台国产整车的净利润,只有几千元。
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投入都十分巨大,在行业不景气之际,放弃某些项目,也情有可原。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重庆本土的老牌国企,长安汽车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交出了一份令人吃惊的成绩单。
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长安品牌轿车销售19.16万辆,同比增长81%;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汽车销售28.85万辆,同比增长63%。公司估算2013年上半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2.6~13.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0%。
反观力帆股份2012年销售乘用车11.73万辆,销售收入51.04亿元。截至2013年6月份上半年共销售乘用车58681辆,基本与去年持平。
据市场调研情况反馈,长安汽车在北京、深圳、武汉等10个城市的经销商门店中,即将推出的新蒙迪欧已接受预定,至少已有2万辆。
不过,长安汽车目前却面临产能瓶颈。来自市场终端的反馈显示,长安汽车旗下热门车型翼虎的1.6T和2.0款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为缓解产能瓶颈,投资额达5亿美元的长安福特发动机工厂已于6月在重庆正式投产,从而使长安福特现有发动机产能翻番。
民企优势未能得到展现
长安汽车在2012年的净利润为14.46亿元,而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为5.48亿元。再看力帆股份。2012年净利润3.21亿元,一季报该数据仅为8152万元。
如果说比较净利润,力帆股份和长安汽车不属于一个数量级,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就能反映出这两家企业的生存状况了。
2012年,长安汽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5.1亿元,而力帆股份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数。所反映的就是力帆股份存货大幅增长70%,占用了大量资金,其市场销售面临较大阻力。
记者查阅年报后发现,力帆股份的存货超过20亿元,仅库存商品一项,存货就超过了11亿元。而体量超过其3倍有余的长安汽车存货仅有50亿元。
显然,力帆这家私营企业,在经营方针上,没有拿出足够灵活的应对措施。当然力帆股份也在竭力去库存,促进销售。2013年一季度,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经转为2.57亿元,但同期长安汽车该值达到15亿元。
长安汽车的整体毛利率为18.4%,单纯汽车制造一项为19.26%。力帆股份整体毛利率为18.15%,汽车制造行业为19.83%。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力帆制造的汽车毛利率高过了长安,但其整体毛利率却不及长安。某资深行业人士向重青记者介绍了其中原委。“一方面摩托车产品已经从成熟期向衰退期转换,公司以维持为主,另一方面公司轿车产品定位低端,以低价和性价比取胜,借助公司在摩托车市场的出口经验顺利开拓了亚非拉等国际市场。但由于中国目前已处于汽车产品快速升级的阶段,吉利、比亚迪等技术胜过一筹的公司将在国际市场对力帆公司形成挤压,所以净利润率有可能长期低迷。”
除了去库存之外,力帆还在用裁员的方式降低人力成本。记者查阅其年报后发现,力帆股份2012年员工人数比2011年减少了948人。
与裁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人才匮乏现象的严重。力帆股份技术人员共计1137人,占员工总数比为12.13%,而长安汽车技术人员多达5251人,占比达到了34.6%。而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力帆仅仅有58人,只占其近万人员工队伍的0.62%。由此也可以看出,力帆想要在科技主导的汽车生产方面取得突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多元化或许是民企出路
对于未来的发展,力帆显然不打算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13年5月17日,力帆股份与其大股东力帆控股共同出资设立重庆力帆控股财务有限公司。
据公告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5亿元。其中,力帆控股出资2.55亿元,占比51%;力帆股份出资2.45亿元,占比49%,均全部以货币出资。
根据公告,此次拟设立的财务公司拟定经营范围包括: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务;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等。
力帆股份表示,本次财务公司的设立,有利于加强公司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控制资金风险,优化资金配置,节约资金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要求。
除了在融资环境竞争的时期,开拓财务公司外,力帆在投资上的成绩还不止于此。资料显示,力帆股份还持有重庆银行2.28亿股,每股成本只有2.82元。
而此前有消息称重庆银行已经确定转道香港IPO。按照重庆农村商业银行4.5倍市盈率计算,重庆银行股价最低在4.28元以上。
仅此一项,力帆股份账面浮盈超过3.3亿元。为力帆带来每股收益0.4元左右。
文/重青记者 闫沁波
中国三大汽车民企长城利润最高
中国三家最大的上市车企——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其2012年乘用车销量较为接近,但净利润差距悬殊,表现也各不相同。
受国内车市冷热不均的影响,主营SUV的长城汽车去年净利润同比高增66%,吉利汽车盈利表现也较好,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优势的比亚迪净利润却巨幅下降。
2012年,长城汽车在国内车市表现较好,其汽车总销量(包括皮卡)同比增长34.3%至62.14万辆,其主要是得益于其SUV的表现,2012年长城SUV销量高增90%至28万辆。同时,由于SUV车型的附加值及利润空间较大,长城汽车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快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3.4%和66.1%至431.6亿元和56.92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3.2%,在我国整车上市企业中名列前茅。
吉利汽车市场表现也较好,主要受EC7车型销量的高增长、汽车出口的猛增以及新车销量的带动,其2012年汽车销量共计48.35万辆,同比增长15%。其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7.5%和32.2%至246.28亿元和20.40亿元。
而比亚迪汽车业务表现相对逊色,2012年汽车总销量42万辆,同比略有下降。其汽车业务营收同比略增3.11%至246.45亿元,但受太阳能业务亏损拖累,营业总收入略降4%至468.54亿元。比亚迪468.54亿元的总营收虽然高于长城汽车,但其包括了逾5亿元的政府补助,净利润也仅有8128万元,与长城汽车差距悬殊。同时与2011年相比,比亚迪净利润同比骤降94%。
重青记者 闫沁波 整理
全方位支持自主品牌
文/司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是不容否认的,差距主要在乘用车类别的轿车上,中高端轿车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及外资品牌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中变速器、先进发动机、底盘、汽车电子等技术滞后也制约着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
目前自主品牌轿车表现好的为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就是保定创新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公司,专注于皮卡、SUV等,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奇瑞汽车作为地方国企,表现也不错。
一汽、东风等中央企业在自主品牌轿车领域的作为低于全国人民的期待,也低于上汽、奇瑞等地方国企和吉利等民企的市场表现。但这几家情况各不同,一汽定位于“高档行政商务座驾”,H7红旗轿车值得市场期待,也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东风“猛士”越野车受到军方和各界用户的欢迎。名列三大车企的上汽集团研发生产的荣威、名爵系列自主品牌汽车,表现相对要好一些。
这三家企业自主研发的表现低于公众的期待,有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毕竟研发轿车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一汽、东风、上汽等三家车企管理层高度重视自主品牌发展,还需要好的战略战术,也需要得到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鞭策和支持,期待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国家队”加大研发投入,像长城、吉利等一样走出一条自主品牌发展的成功道路。
汽车业界对合资自主品牌有定论,利大于弊。说它挤占了真正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也不准确。轿车工业已经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只能说明自主品牌还不够强大,做强做大自主品牌轿车时不我待。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思铭”,它与已退市的东风本田老款“思域”里里外外几乎一样,只是换了个车标卷土重来,价格便宜两三万元。这说明该轿车领域竞争还不充分,但至少它不需要缴纳品牌费,自主品牌再强大些,“思铭”这种搞法也就没有市场了。
政府主管部门30年来在客观上一直鼓励合资车企做大做强,这也不准确,1994年版汽车产业政策就限制了外资对国内汽车整车项目的控股,这个政策现在还有效,这很大程度保护了国内汽车工业。
新一届政府对自主品牌轿车的扶持力度更大,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已在向自主品牌轿车倾斜。我国自主创新抓晚了,汽车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我国真正自主研发轿车只有十多年的历史,而打前锋的是技术实力弱的吉利等民营企业和长城、奇瑞等地方国有企业,这也是差距大的原因之一。
我在此真诚呼吁将自主品牌轿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政府到社会各界给予自主品牌轿车全方位的支持,尽快诞生能与外资品牌抗衡的自主轿车国际品牌。
作者系摩托车行业协会行业部长
紫金矿业澳大利亚公司黄金产量超预期
由紫金矿业控股的澳大利亚诺顿金田公司日前宣布,今年前6个月黄金产量超出预期,达到8.5万盎司以上,中国投资在这家澳大利亚上市矿业企业中展现了成效。
诺顿金田公司首席执行官9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紫金进入诺顿,不仅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而且在关键岗位安排了重要技术人员。此外,诺顿金田的黄金产品目前销路无忧,此次产量超出预期也为实现最大挑战——降低成本战略开了好头。
紫金矿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之一。2012年8月,紫金矿业收购了澳大利亚著名金矿企业诺顿金田公司近90%的股份,实现了中国企业对海外在营金矿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
据了解,为了降低成本,诺顿金田公司已经走出了三步棋,即开采品位更高的新矿、维护球磨机等重要设备、自购采矿设备,从而节省巨额的设备租用成本,这些措施的效应会逐渐被释放出来。
此间分析家说,紫金入主诺顿金田后,采取了保留企业骨干人员和聘用澳籍高级管理人员的办法,因此没有出现中资进入澳大利亚企业后经常出现的“水土不服”,这种收购和经营模式有借鉴的价值。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