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中烤

日期:07-02  来源:重庆青年报

中烤

6月25日,重庆市中考成绩发榜。

31万重庆考生家长齐打响了“跑校”之战,高分家长望择优,中等的撞名校,低分的求上线。这期间,正逢重庆入夏以来的最高温度,家长们“奔走呼告”,只为换取一个心仪学校的就读名额。

高中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背景下,中考逐渐变成了无数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愿与学校录取划线、政策倒挂的博弈战。

钱买不到名额

“育才中学的分数线估计这两天就能划出。”42岁的杨洋,趴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按F5键刷新重庆中考论坛。

这已是杨洋在单位请假专门给女儿“跑校”的第二天。

6月25日分数敲定,“跑校”开始。这是一场31万中考学生家长与时间的赛跑。

早上出门跑校打听消息,下午晚上固定的守在电脑前,一边刷论坛一边不停地在名叫“2015重庆中考交流群”与其他家长互动,群里128人,均以“学校+姓名+班级”命名。

“这两天不管什么时候留言,都会有人回复。”杨洋嘴里说着但双手仍在敲打键盘、眼睛盯着电脑屏幕。

女儿李莉14岁,初中随她一起在铜梁读初中。女儿偏科,英语偏弱,中考总分655分。

杨洋收集了育才中学近6年来的招生录取择校分数线:去年655分,前年658分。今年中考题偏难,若原先准备考南开、巴蜀的尖子生也没考好,退而求其次,选择育才中学这一类高中,女儿就有落第危险。“即使交了择校费也进不了名校”。

对女儿读育才中学一事杨洋曾征求老师意见,班主任给的意见是,“估分时报的第一志愿育才中学可能有点悬”。

若坚持让女儿去育才中学读书,至少缴纳3万元择校费,且只能在育才分部读。育才中学分部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学校文化和学习氛围不如本部深厚。

“这个分数,你们觉得要不要花钱拼一把。”6月30日晚上11点多,杨洋守在QQ群前,等着其他家长支招。收到的几十条回复无一例外地全部支持花钱拼。

“我女儿考了657.5分,距目标巴蜀中学658分的线差0.5分。花钱拼吧,学校决定孩子以后上什么大学。”“巴蜀+陈俊婷”第一个回复了她。

陈俊婷家住鲁能星城十二街区,可享受业主子女降分录取的优惠。父母得知分数后,第一时间跑去学校交了9000多元每学期的择校费。

择校费明码标价,去年重庆一中、八中、育才中学、南开中学等名校择校费均是7000元/每学期。

“交纳择校费就能获得入读名校的机会。”杨洋也曾抱着类似想法,找到市内某名校招生老师,希望能够交钱择校换取一个入读名额。招生老师解释,现在大多数公立重点高中不愿意采用收取择校费的方式招生。“学校愿意照顾少数高分考生时才会采取择校费这种方式。若成绩一般的考生非要花钱入校,将拖累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

杨洋说,用钱买名校名额不公平,但名校却经常愿意花钱购买优质生源。

平行志愿不“平行”

6月30日上午不到9点,蒋馨云就带着陈俊婷在巴蜀中学图书馆内的临时招生报名办公室等待招生老师。

当巴蜀中学6月25日公布录取分数线后,蒋馨云每天9点准时会到学校咨询处等待新生报名情况。

6月30日报名这天,陈俊婷穿上中考后母亲送的白色长裙来到学校,伏在办公桌上还不到20分钟,陈俊婷父亲陈翔旭就打来了三个电话,询问她报名的每个环节。

中考前10天,蒋馨云就建了这个帮助中考家长交流的QQ群。咨询网友了解各名校的中考分数划线及报名政策。从那天开始,群内消息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闪烁。

巴蜀中学的招生老师告诉蒋馨云,“您女儿的分数只能念一般的区级重点高中。”蒋馨云没理会这样的意见,坚持要让女儿进巴蜀中学。

中考时,陈俊婷的物理、化学分别考了93分。“平时这两科她能拿到95分以上。”此前的模拟考试,她考了680的高分。中考结束后,开始阅卷双评,除语数外成绩不变,预计其他科目均被砍掉1至5分,最终成绩变成了657.5分。蒋馨云夫妇商议该给女儿选择哪一所平行志愿内的学校时,女儿执意报考巴蜀中学。

中考阅卷双评同样影响着有偏科倾向的李莉。重点中学招生老师曾到各个区县物色尖子生,备战考试结束后争抢优质生源。因李莉两次模拟考试都考出660分,引起了铜梁中学和育才中学招生老师的关注。

6月17日,铜梁中学给杨洋打电话,表示希望李莉能报考铜梁中学,当时女儿中考成绩没出来,她暂时回绝了。同时,育才中学的老师发短信给杨洋,希望李莉报考育才中学。

杨洋与丈夫商议多次后,决定迁就女儿,将“育才中学”放在第一志愿。杨洋打算,若女儿落榜了,就挑一所区县级别的重点中学。

“后面的平行志愿都不重要,第一志愿上不了名校,那就是拼钱拼关系。”杨洋说。

两天前,李莉的英语老师找到她,希望帮忙找人将侄儿送进巴蜀中学。然而,英语老师的侄儿中考成绩仅520分,与巴蜀中学的分数线差太多,关系再硬也没办法。

目前,育才中学的录取线依然没划定,杨洋分析往年育才中学的分数线,猜测今年育才中学的择校录取线应在640分左右,女儿完全能上线。尽管如此,杨洋仍然忐忑不安。“如果女儿不能读市直属中学,那就到七中试试。不管怎样,一定得上个重点。”

非学霸就打出国牌

杨洋为女儿选择七中另有深意。重庆七中是所老高中,老校区社团较多,常组织国际象棋、文艺表演等活动,很符合女儿的“非学霸”气质,能歌善舞的特点。

“国外学校看重的是全面发展,才艺特长很重要。让女儿接触足球等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及知识,能为女儿将来出国奠定基础。”杨洋说。

杨洋与廖鹏涛都在蒋馨云的QQ群内,分数相近,报考学校的观念初衷都一样,两人互相聊起来。

中考时,廖鹏涛的女儿超常发挥,考了652分。6月25日,廖鹏涛在达州上班,女儿将中考成绩用短信发给他,列出每科的成绩。短信中,女儿没透露出一句话欣喜的话,廖鹏涛却兴奋地拨通了女儿电话。

廖鹏涛女儿在重庆八中阳光校区读初中。中考前的两次模拟考试,分别只有620分和640分。最初,廖鹏涛希望女儿报考重庆八中高中部未果,他选择理性对待,将目光锁定在分数稍低的凤鸣山中学宏志班。

与杨洋的情况类似,廖鹏涛也是看中凤鸣山中学的学习氛围,为出国打基础。为让女儿去自己选定的学校读书,父女俩曾发生过争吵。

6月17日,开始估分填报中考志愿。

廖鹏涛请假回家“拿主意”报考哪所学校,女儿想报考渝北区某普通高中,但他反对,坚决让女儿在一、三、八中挑选。女儿很不乐意,被廖鹏涛骂哭,父女俩有一周没通过电话。

为让女儿进入名校,廖鹏涛发帖子向其他家长打听读名校的捷径,将女儿的分数公布了,这让女儿很恼火。女儿打电话让他删掉帖子。有网友建议廖鹏涛花钱为女儿购买业主子女名额,然而廖鹏涛找了多个楼盘都没觅到卖主。

重庆市区内核心地段房价8千至9千一平,而有重点学校名额的学区房至少翻价一倍。

“想花钱买都没得卖。”这是廖鹏涛打听了一年学区房的结果。

名校优势蔓延继续

廖鹏涛说,父女俩的争吵让他明白填报志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鉴于其女儿的数学、物理等理科成绩不好,喜欢音乐、画画等艺术类科目,最后决定让女儿去凤鸣山中学宏志班。

“若非要把她弄进名校读书,她基础差,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可能会导致她产生厌学情绪。”但廖鹏涛的名校梦破灭了。

教育资源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许多受访家长的认识。杨洋拒绝铜梁中学的邀请,让李莉回到主城念高中。

李莉所在的巴川中学一直与重庆八中共享教育资源,连每次模拟考试所使用的试卷都相同。李莉同事的孩子在八中念书,以前每次考试李莉的英语能比同事的孩子多考几分,此次中考同事的孩子比李莉多好几分。

中考结束后就有传闻称,“八中老师曾参与了此次中考试卷出题。八中的各科平均分均比其他学校高。”名校集中了名师、好的学习环境等优势资源,考生及家长对名校趋之若鹜。今年高考结束后,廖鹏涛注意到八中的高考喜报,其高考重本上线率很高,“这个数字太具诱惑力了。”

6月30日,杨洋注意到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高考政策的变化,部分省份将逐渐取消单独命题,采用全国卷。“若名校老师都有可能参加为高考命题,市直属高中优势也将下降。”杨洋说,从2016年起,重庆改用全国卷高考。

再过两月,陈俊婷、李莉都将到新学校去报到,杨洋担忧女儿念的高中不是市直属学校,其师资、教学等资源受限,“不论政策怎么变,读名校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愿。”

文/重庆青年报见习记者 赵权军

图/摄影记者 龙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