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韩春雨事件” 尘埃落定,论文发表不是科研成果的盖棺定论

日期:08-10  来源:重庆青年报

论文中有多少发现和结论符合客观规律,需要重复研究来证实。在没有验证之前,一切都只是“有此一说”和假说,不宜急着奖励,当成真理来膜拜。

在国内外学者几番公开质疑其可重复性一年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已由《自然-生物技术》撤销。

《自然-生物技术》在其社论中称:现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了一年多,我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

韩春雨论文的被撤销,部分排解了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研究课题的争论,但事情远未尘埃落定,科研论文发表和评价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有意味的是,《自然-生物技术》并未指称韩春雨的论文涉嫌造假,而是论文的结论不可重复。这一结论直指如何看待科研论文的成果。显然,中国科研界与其他国家的认知有着明显差异。在中国,发表论文,尤其是在世界著名期刊或高被引期刊上发表论文就意味着成果。

这在韩春雨论文发表初期表现得特别明显。国内一些媒体和科学界人士迫不及待地称韩春雨的发现“一鸣惊人”,是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一流新技术”,是“诺奖级别的成果”等,韩春雨也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然而,国外对于许多科研论文的发表只是视为一种假说的提出,一种需要重复验证的结果。对这一点,英国《自然》杂志资深编辑亨利·吉表达得特别充分。他认为,科学不是关于真理的,它是关于怀疑的;不是关于确定性,而是关于不确定性的。他甚至这么:“我们在《自然》上发表的一切都是错的。”人们发表的所有东西,都只是对现实的近似,将来肯定有人会做出更好的东西(来否定目前的结果)。

正是基于对科学研究、论文结果和论文发表的不同理念,才导致了此前对韩春雨论文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把发表论文等同于对科研成果的盖棺定论,也是导致论文发表“大跃进”的原因之一,并且有意无意地诱发了科研行为不端和论文造假。近日,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表的一篇对中国近20年论文现金奖励政策的调查报告指出,以2016年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或《科学》上的论文所获的奖金为例,调查样本中的“985”大学和“211”大学分别平均向第一作者提供38846美元和53823美元的奖励。有的高校最高奖励第一作者16.5万美元。

在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库(WoS)收录的期刊中,每年中国新发表论文数量从1995年的13134篇增加到2013年的232070篇,增长约17倍。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6年排在世界第2位。

论文发表大国未必是科研大国和科技实力强国。论文中有多少发现和结论符合客观规律,需要重复研究来证实。在没有验证之前,一切都只是“有此一说”和假说,不宜急着奖励,当成真理来膜拜。

韩春雨团队论文的被撤销,可以促使国人以客观、理性、全面和辩证的观点看待科学研究和论文发表,这才是这一被国内外关注了一年多的“科学网红”事件最大的现实意义。

文/张田勘中国青年报

 

 

助力“大通关”建设 重庆口岸实行7×24小时通关全覆盖

重庆口岸实行7×24小时通关保障新闻发布会于8月3日上午举行。重庆海关副关长孙伟在发布会上介绍,去年以来,重庆海关致力推动“大通关”建设,继承接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今年7月,重庆全面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实现“全国海关如同一关”,有力提升了通关便利化水平,下一步,重庆将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7×24小时通关全覆盖,推动实现铁、公、水、空全面开放。

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今年6月,重庆海关也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跨境电商业务现场实现了电商包裹7×24小时自主出区;同时,在空运进口鲜活产品方面,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立快速通关通道,通过设立专岗负责对接协调空运进口鲜活产品业务,实现7×24小时预约通关。

重庆所有口岸7×24小时通关全覆盖,这将实现重庆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口岸区域的7×24小时通关,进一步推动重庆实现铁、公、水、空全面开放的口岸格局。

所有通关查验7×24小时全覆盖,这将全面打造覆盖进出口货物、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等所有通关查验的7×24小时保障体系。

所有外贸业态7×24小时通关全覆盖,这将实现包括特殊监管区域IT货物、空运生鲜、跨境电商在内的所有外贸业态的通关保障全覆盖。

出台个性化支持举措

重庆海关围绕7×24小时通关出台一系列支持举措:一是加快与口岸单位的“三互”大通关合作。二是积极支持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整合口岸各部门监管需求,避免企业多头申报,切实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智能化监管。今年,重庆海关投入1.3亿在通关现场增配H986大型机检设备、行李CT机、人体检查仪等科技装备,应用非侵入式查验手段,着力提升查验效能。四是统筹整合监管资源,全面提升保障能力。通过“瘦上强下”,将人力资源向通关现场倾斜,强化一线监管力量。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沈小力

 

 

杰克·劳登:松懈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愧疚感

近段时间以来,杰克·劳登似乎成了备受瞩目的人气明星,作为《敦刻尔克》主演之一的他在专访里聊起了自己在这部电影中与主创的合作和接下来的电影计划,接下来劳登还将参与《我的英格兰》的拍摄,他表示:“我讨厌松懈,我甚至都厌恶这种想法。我喜欢忙碌。自从我到21岁后,我早上9点之前就醒了。我就是想起床干些什么。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愧疚感,感觉就像‘你不能就只是傻坐在那里’。

舞台成为我感觉最自在的地方

Q:早期哪一个角色帮助你最多?你从哪一个角色中学到了最多?

劳登:我在第一次重大表演——苏格兰国家剧院演出的《黑色守望》中学到了最多。这仍然是我最喜爱的一份工作。这个剧我15岁时就看过。我学会了适应舞台,自那以后,舞台就是我这辈子感到最为自在的地方。

Q:在《荣誉传承》中你饰演了年轻时候的汤姆·莫里斯,你看起来对打高尔夫得心应手。你是否生来就有运动的天赋?或者天生就演技精湛?

劳登:不是,我之前并没有玩过。我参与了一场顶尖的、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举办的职业与业余配对赛(注:这是一种比赛的形式,由一位职业选手与业余选手们组成一队比赛),对手顺利地将我训练得从20个球击中1个球到3球中能击中1个球,他真的尽全力了。

Q:《我的英格兰》是一部未经本人授权的个人传记电影,关于年轻而又有抱负的史蒂文·帕特里克·莫里西。在拍摄之前,你有见到莫里西本人吗?这个角色的呈现是否经过马克·盖尔的指导?

劳登:不,我没见过他。尽管我很愿意见他一面。对我的表演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来自剧本和他的音乐。这个人的犹豫不决、体格特征,还有幽默感等,都如数呈现在我面前,由我和马克发挥,看我们能在每一点上实现多大
突破。我喜欢这么做,喜欢看我能从自己身上抽离出什么。

Q:尽管剧中这个角色有些抑郁,而且不热衷于穿着华丽的古奇服饰。你喜欢这个角色吗?

劳登: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现在我成为了他的粉丝。我喜欢他的歌,为了准备电影听了他许多歌。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传记片,他们选取的是人们还不了解的生活片段。你会懂得是什么造就了他的歌词。

忙碌挺好的

Q:与诺兰合作、参与《敦刻尔克》的拍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劳登:出于多种原因,能参演《敦刻尔克》是非常特别的经历。导演诺兰是最主要的原因,还能见到真正的喷火式战斗机。这令人望而生畏,因为我是他非常忠实的影迷,他是一个亲切友好的人。他拍得非常快。他也像一个大老板。和他一起拍摄是一段不同寻常而又温馨的经历。他离得非常近,而并不是远在帐篷里大声下指令。他就在现场,但又非常细致,尊重所有演员,充分给予你个人发展空间。

Q:你还即将在斯戴芬·莫昌特执导的新片《与家人并肩作战》中扮演一名有抱负的摔跤手,预计明年初会上映。虽然仅开机短短几周,你也投入了《玛丽女王》的拍摄,你的未来计划是什么?

劳登:这真令人无法淡定,我讨厌松懈,我甚至都厌恶这种想法。我喜欢忙碌。自从我到21岁后,我早上9点之前就醒了。我就是想起床干些什么。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愧疚感,感觉就像:你不能就只是傻坐在那里。

据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