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潜水(Freeping)是指不携带气瓶,只通过自身调节腹式呼吸屏气尽量往深潜的运动。自由潜水包括以娱乐、体验、摄影、狩猎为目的的自由潜水活动,和竞赛性质的极限屏息深潜。
人类曾为生存憋气下潜
无论是吕克·贝松的成名作《碧海蓝天》,还是杰西卡·艾尔芭的女神经典《碧海追踪》,最好的潜水电影几乎都与自由潜水有关。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些电影而爱上了潜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由潜水的最早起源,可以追述到古代,人们为了生存,憋气下潜到海中摸螺、抓螃蟹、用自制鱼叉叉鱼,古代由于没有供氧设备的支持,技术落后,特别是常年居住在岛上的渔民为了生计,憋气下海捕捞食物为最早,后被一些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慢慢系统化专业化,创造了自由潜水这项极限运动。
现在很多国家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憋气下潜捕捞海鲜的传统风俗,比如日本、韩国以及很多很小的热带岛国现在都还有“海女”这个职业,指的就是不戴辅助呼吸装置,只身潜入海底捕捞龙虾、扇贝、鲍鱼、海螺等海产品的女性。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由潜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踢腿的练习可以让你的腿部更加修长有力,肺部的拉伸练习可以让你的小腹赘肉消失,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结合可以让你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得到很好的锻炼。
而当你真正进入自由潜水世界的时候,你才能领略到它独特的魅力。
鲸鲨一晃而过,大翅鲸宝宝可能被你咕咕咚咚冒着泡泡的脑袋吓跑,海豚等你背上气瓶穿好BCD的时候可能早就远游。拿个呼吸管就跳下水的人,似乎更能把握这些稍纵即逝的际遇。
有人说,水肺潜水是探索外在世界,自由潜水是探索内心世界。你只有彻底放松,达到一种空无境界,那个境界里,一切都是缓慢优雅的。你摈弃杂念,不需要思考,甚至忘记呼吸,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突破身心的极限。
由于不需要背负潜水装备,在水下拍摄人物时,戴着面镜和纤长脚蹼的自由潜水员,宛如一条人鱼,非常上镜。融入这片蔚蓝的大海,和鲸鲨同游,与蝠鲼共舞,光芒万丈魅力四射。
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
正常人的屏息时间不过1分钟左右,自由潜的世界纪录是22分钟,由StigSeverinsen保持,一个外号为“不需要呼吸的男人”保持着,他的“禅”式屏息,是许多拥趸艳羡不已的境界。垂直下潜深度纪录是122米,今年4月份刚刚刷新。
可以想象到的是,自由潜的危险同样不小,自由潜水被《福布斯》杂志称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仅次于高楼跳伞。
溺水便是风险之一。潜水者下潜时,海水会对其肺部造成很大压力,有些人甚至会经历所谓的“浅水昏厥”,在上浮过程中接近水面的时候失去意识。这项运动对体能要求很高,但它对个人注意力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必须排除一切杂念,全心投入到下潜中去。
下潜时,人体的毛细血管缩紧,阻断了血液从心脏向身体末端流动,把更多的氧气和血液留在心脏和大脑中。接近水面时,毛细血管再次开始扩张,血液开始从大脑流向四肢。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缺氧很容易造成昏厥。
浅水昏厥只是暂时失去意识,不会对潜水者的健康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如果发生太频繁,就会变成习惯性反应。在大脑缺氧时,身体为了保存氧气,会发生主动休克的自然反应。如果发生在第一次单独潜水的时候就很危险了——昏厥本身并不危险,但无意识地面朝水下会导致溺水,所以最好和有经验的同伴一起潜水。
常见的危险症状有LMC(自主控制能力丧失),也称“桑巴”,因四肢会发生不自主的痉挛,形似巴西桑巴舞而得名。
还有就是BO(意识丧失),更多人害怕“肺部挤压”——下潜时,肺部因压力变小,如果在水底动作过于剧烈或幅度过大,就有可能导致肺部挤压伤,并有重复和长期创伤的可能。
永远不要单独潜水
目前活跃的自由潜水组织,主要有PADI(全球)、AIDA(全球)、SSI(亚洲、澳洲)、ApneaAcademy(欧洲)等。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哪个组织,都有一套类似的安全守则,包括但不限于对所有自由潜水员的看护、急救、潜伴制度等,这些守则,让自由潜水摆脱了原始作业中的那种高风险,成为极限运动中相对最安全的运动。
要接触自由潜水的新手,一定要牢记以下几个小贴士:
永远不要单独潜水。一定要和训练有素的伙伴潜水。在日常的静态闭气练习中也一定要有旁人在身边,以防发生事故。
潜水前做好安全检查。检查好自己的装备,如果潜水前感觉不舒服,一定要取消潜水,不可强行下水。另外,也要检查海域安全,不可在有潜在隐患的海域潜水。
始终在你的极限内潜水。每一级的自由潜水等级都有相应的深度限制,在没有经过进阶课程和教练指导下不能妄自逾越深度哦。一定要采取缓慢的步伐,稳步前进。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据搜狐网、乐潜无线网等资料整理
走进藏书人的老店
被静止的旧时光,被记录的往事
一字一元
渝中区中兴路旧货交易市场内有一家旧书店。旧书店老板老王有看书批注的习惯,虽说是收来的旧书亦如此。
有一天旧书店里来了一位客人,他走进来没有说话看了看四周,不一会儿拿起一本《道德经》就翻阅起来。
翻到最后一页,“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旁边备注了六个字“进步,退步,止步”,他一脸疑惑地询问老王是否知道这六个字的来历。
老王说,这六个字是我写的。
“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人的道德、素质并没有成比例地前进。互联网上的骗子太多了,相比原来的那些小偷、强盗,现在网络上没有底线的人层出不穷,所以我觉得老子的《道德经》上有很多道理还值得现代人去学习。这六个字便是对当代人们的道德最好的评价。”
客人很惊讶,像寻得珍宝说要买下这本旧书。
老王说既然你看到了这句话,想必是被它打动,再我批注了六个字,一字一元,所以这本书卖你14块钱。
客人爽快地答应了,只是要求老王再帮他写几个字在上面,这让老王有些不爽。
老王仿佛看透了客人的心思,他可能是怀疑这六个字到底是不是老王写的,一个卖旧书的老头怎么敢对老子的《道德经》指手画脚。
老王拿起笔默默地写下八个字,“成就、成果,难修正果”,笔落,这次客人就没有再追问,微微一笑,拿出20块钱便要走。
老王把他拦下,现在我又写了八个字,一字一元,一共22块。客人哈哈大笑,拿出30块钱,高兴地离去。
少则得,多则惑
一年前有个小伙子每个礼拜六都会来旧书店,翻翻旧书,和老王谈天侃地。
有一天小伙子在店里面,来了一位客人,这个客人看上了一本老书,便询问价格。老王说25块可以拿走,客人嫌贵了,还价20块,老王欣然答应。
客人走后,老王和小伙子谈到《道德经》,老王说自己只认识五千个字,《道德经》也没有看完,不过第二章的“少则得,多则惑”倒是尤其记忆犹新。
老王继续说道,就像刚才那个客人,如果刚才25块我不肯做出退步,他可能就不会买这本书,这便是“少则得”。
小伙子露出苦笑,《道德经》还有这种说法呢。
老王不以为然,所谓的解读字面意思,那叫讲《道德经》,我这个叫作用《道德经》。讲《道德经》太过于小儿科,能用在生活里面的才是高手。
年初小伙子要离开重庆,抱来了三摞旧书送给老王,老王还不忘笑着调侃他,你看,我那5块钱不仅得了20块,还交了你这个小朋友,你现在服不服呢?
修书人老王
老王今年70岁,这家店已经开了18年,从2000年3月份到现在,天天开店营业,一年只休息5天。
他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在有生之年绝不会将书送到废品收购站。
除了看书,补书也是老王平时要做的工作。看着一本本毁坏的旧书被温柔对待,就像小孩子宝贝自己最珍爱的玩具。
老王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办一场书展。旧书谐音是救赎,冥冥中这是一场必然的邂逅。旧书像是一道滤网,在时间的长河里笃定伫立,它不能留住时光,却能提醒你停下匆忙的脚步,再慢一点。
一切问题,在旧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颜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