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5岁的张曼玉因为一次搬家又一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据以往的报道,张曼玉近年来性格越来越孤僻,且有升级的现象,此前还会和朋友来往,而这些年都不怎么和朋友来往了。其实,了解了张曼玉的个人经历就知道,她懂得人生难得,不会将就。
小时候是丑小鸭
如果不是这次媒体的曝光,恐怕许多人都已忘了,在香港电影最火红的90年代,是张曼玉扛着最前面的那杆大旗。
如今55岁的她,照片中看起来身形消瘦,颈部可以看到突出的血管,而手臂似乎比路旁的围栏柱还要细。她确实老了。
可年龄对有些人来说,只是老去了皮囊,灵魂却永远轻舞飞扬,不受任何限制。
有些人即使走完了康庄大道也会再返身上危崖,寻回不甘泯灭的初心,重新点燃未竟的梦想,把余生再活出无限的可能。张曼玉就是这样。息影十余年,张曼玉彻底蜕变。她只做她想做的,从来不知道将就。
1964年,张曼玉出生在香港。她说自己小时候是只丑小鸭。长得瘦骨伶仃,长手长脚,因为爱运动,玩球多过玩娃娃,因而晒成黑皮,用妈妈的话形容,就像只干瘪马骝(猴子)。
8岁时,随家人移民英国。父亲经商,家境还算优越。但是妈妈管教她很严厉,一旦发现她调皮捣蛋,就要藤条伺候。小曼玉因此学会了讨价还价:一鞭?两鞭?结果,往往一挨就是五鞭。
中学毕业那会儿,她父母已经离婚,家里条件不如从前,妈妈从现实角度考量,希望她去读法律、医学等,将来从事律师、医生之类又体面又赚钱的行业。然而成绩平平的张曼玉,只对时尚感兴趣,对做个发型师的兴趣比做律师多多了。
于是,她对妈妈动用了圣雄甘地那套“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你逼我学我不想学的东西,我会去,但那是浪费金钱和时间,因为那四年,我不会听任何东西。
撕掉“花瓶”标签
17岁那年,命运另指了一条路给她走,无须使上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
1982年,张曼玉随母亲回港探亲,在街头被星探发掘。那时的她早已经长开。白皮肤、大长腿,一双灵动如小鹿的黑眼睛,一笑就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青春无敌。
就这样,她去拍了人生中第一支汽水广告。通往新世界的门打开了,她留在了香港,没有再回英国。后来,她参加了港姐竞选,拿了亚军和最上镜小姐。人家问她竞选港姐的初衷,她耿直地答:爱慕虚荣喽。
有时候,行走江湖靠的就是一个“爽”字,关锦鹏说张曼玉处理起事情来比男人还男人,勇敢、果决,还有能量。这种性格挺招人喜欢。成龙的金牌经纪人陈自强跟她相谈甚欢,就顺手把她推荐给了成龙,就这样,她又成了《警察故事》里的“龙女郎”。
那时的她,长相清纯,心机全无,性格单纯如一张白纸,人称“傻妹”。因无人点拨,演戏全凭本能反应。生气了瞪眼,受委屈了嘟嘴,惟笑起来暖如春风,足以融化世间冰雪。除了好看,大家都对她没什么要求,她对自己更没要求,就这么成了一只“花瓶”。
一直到1988年,拍完王家卫执导的《旺角卡门》,张曼玉就不再想着赚够了钱就离开,而是想留下来,做一个好演员。所谓演员的信念感,在她内心萌发了。开窍之后的张曼玉,再出演亦舒的《流金岁月》时,已不复当初的“傻妹”模样,她变得越来越美,也越来越有内容。
接下来,张曼玉在电影《不脱袜的人》里饰演一个从乡下来到大城市想混出头的演员小玉。这部戏替她挣回了人生中第一尊金像奖。从前不识愁滋味的傻白甜,终于撕掉了“花瓶”的标签,走向了实力派。
感情上不计较付出
而同她的作品一起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她30年来的11次爱情。有人给张曼玉算了一下,她这半生里,起码谈过11场恋爱。恋爱对象有设计师、建筑师、发型师、导演……
她不太注重家世门第,但注重才华,而且,长得一定要帅。在感情上,张曼玉是个非常纯粹的人。她爱上一个人就会一头栽进去,完全不计较付出。但你若负她,她也不会委曲求全,迅速挥剑斩情丝,另觅下一个良人。
有一次,她某任男友把她写的情书曝给了八卦周刊全文刊登,她因文笔差、错别字多被世人群嘲。最难堪的是一片真心被拿来做谈资与笑料。
与青年才俊宋学祺的恋爱应是她谈得最伤筋动骨的一场了。那两年她刚拍完《新龙门客栈》和《青蛇》,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宣布暂时息影。陈可辛闻听一脸骇然:两年!在分分钟都有新面孔出现,天天都有人争上位的娱乐圈,两年差不多就是一辈子了。两年后谁还记得你!
但张曼玉不管,她为了经营好感情,不但暂时放下了电影事业,还在对方公司资金出问题时,拿出自己的一千万身家给他周转。谁能料到,她不但这笔钱打了水漂,对方也另投了某富家千金怀抱。
她不撕不闹不抱怨,给自己的经验教训是:30岁那年,学会了说“不”。最近一次听说张曼玉,是她与小15岁的男友分手。媒体报道时,不约而同地称她“50多再次回归单身”“失恋后暴瘦”。
可凡是了解张曼玉,哪怕只有一丝丝的人都知道,不过是50岁的年纪又多了次恋爱经历,没什么特别的。
有人说,张曼玉像只猫,只为自己而活:她轻盈活泛,活得明亮,就算60岁又交了个男友,我也毫不意外,因为这就是她,始终在成长在爱在学。
这么久以来,爱成了她守着的一座孤城。有人在城外架起了炮火狂轰滥炸,有人进城搅了个鸡飞狗跳一派狼藉;见得多了,也便不慌不忙了,纵有百万雄师兵临城下,她也可以不慌不忙,在城门之上焚香鼓琴,悠悠然唱上一曲《妆台报喜》。
一生尽兴就好
张曼玉觉得单纯的美很浪费人生,美要加上滋味,加上开心,加上别的东西,才是人生的美满。
相较1982年那个单纯得像白纸一样的女孩,现在的张曼玉自认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复杂没什么不好,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
如果不曾一一感受接纳,这一世就等于白来了。从一个亦舒笔下优雅时髦的都会女郎,变成了一个玩黑金摇滚的朋克女郎,签约唱片公司,组自己的乐队,玩架子鼓,扫电吉他,用辨识度极高的烟嗓唱后摇。
再到如今,一个人秘密搬离豪宅,在平民区遛狗。这样的自由和不将就,又是多人羡慕而不可得的?
只问敢勇,无问西东,这样的张曼玉,无论是亦舒女郎还是朋克女郎,都不紧要,短短一生,她尽兴就好。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周芳霞据微信公众号“有格”“练瑜伽”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