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高分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温情打动网友

日期:10-17  来源:重庆青年报

“当你要放弃的时候,坚持就行了”

郑安全是一名木工爱好者,也是女儿郑若行拍摄的系列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里的主角。

2015年开播至今,该纪录片两季播放量近2000万,收获豆瓣9.2的评分。

在纪录片里,郑爸爸顺应24个节气做出别具一格的木器,受到万千网友的喜爱。镜头下的郑爸爸神情恬淡,手里的木头宛若起舞;每件木器构思精巧,充满情调。除了郑爸爸精湛的木工工艺,许多网友也被这一家人暖暖的温情打动。

“木头是活的”

郑爸爸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17岁下乡成为知青后,他想学一门手艺傍身,“我们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能学的东西这么多,男的一般都是学木工、建筑。”当时正好他身边有些年长一点的朋友比较熟悉木匠手艺,于是“跟着他们就玩了起来”。从打下手开始,渐渐学会做家具、盖木房,从此对木工特别感兴趣。

此后四十余年,木工虽然不是郑爸爸的主业,但无论家搬到哪里,他都会找出一个小空间作为木工房。“当时生活条件挺差的,家里没地方,我在阳台上放一些工具,也可以做一点东西。”

多年以来,郑爸爸觉得最欣慰的一点就是“没有把这个东西丢了”。跟他一起学做木工的同龄人,都没坚持下去。而他是当成一个爱好,一直“玩”了下来。

郑爸爸将他的木工手艺全部融进了生活,从家里日常用品的修修补补到设计装修,他像魔术师一样,总能给家人带来新惊喜。很多老物件经过不断地修修补补,一直用到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基本上没有‘扔’这么一回事。”

家里人也都习惯了。女儿郑若行最有感触:“很多东西经爸爸修过之后,常常比原先还要好用。记得妈妈讲,在老家生活的时候,街坊邻居有什么东西坏了修不好,也都会拿来请他修,后来成了标准,这个东西他说修不好,那就是修不好了。”

在女儿眼里,郑爸爸是一个安静的人,“一般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思考,他很喜欢动手”。有时妈妈自己抱怨:“哎,我觉得这个锅铲没有那么好用咧。”爸爸听到以后就上心了,哪天看到一个合适的木料,他就会给锅铲换一个木头柄,要经久耐用得多。

这样的记忆能数出很多,“有个水果刀用了大概20年,后来刀柄坏了,爸爸就换了个木头的,感觉又可以用20年。我爸爸出差的时候买了一个缸回来,妈妈想用它来装米,爸爸就再给缸补做一个木头的盖子。”

他们启发了我很多东西

当女儿想要为爸爸拍摄一部纪录片时,郑爸爸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她镜头下的主角。2015年,《爸爸的木匠小屋》第一季开拍,从二十四节气汲取灵感,顺时令成集,从芒种到小满,拍了整整24集。每集都是边拍边播,平均每两周就要做出一件木器,真正留给郑爸爸构思和制作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周。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有个特点,做一件事情肯定要把它做好。我以前只考虑我自己要做什么,现在女儿要拍片,我就觉得‘新’是最重要的,创新的东西年轻人都会喜欢。”和女儿一起拍片子,他笑言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他们启发了我很多新的东西。我现在做的都是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东西。为什么我会做这些东西呢?因为他们命题给我。”

命题通常来自女儿郑若行的构思,郑爸爸说,技艺不是问题,想做什么都能做。但“时间紧、节奏快”是让他头痛的事,“你们逼得这么急,每两个礼拜就要出新的,好紧张的。”

压力其实源于郑爸爸坚持保留纯手工的“原味”。他不用一滴胶水、一颗钉子,就能以“松配”的方式将木料拼接在一起,却很牢固。只要巧动其中一个关节,木器又可以完全拆分开,变成一个个单独的部件。比如第一件作品“鸟巢”,他利用榫头与木料之间的交叉和位移,使整个鸟窝封闭,仅以背后的一根木条锁住整个小屋子,最后那根木条既是关节又是钥匙。

最费心思的要算郑爸爸做的一个“机关密码盒”,整个盒子像一台迷你木制钢琴,没有用到任何齿轮、金属或电子配件,纯粹以木结构完成,只有按对盒子表面的三个“琴键”密码,才能打开盒子。令人叫绝的是,密码还可以更换。提到密码盒,郑爸爸笑眯眯地打开了话匣子,“最初女儿跟我讲,要我做一个厉害的东西,得是有机关的那么一个东西。我就想是不是能够做一个密码盒子?从技术上考虑,一般这个东西是做不出来的,我后来是通过编程的方式做到了。”

郑爸爸做东西的重头戏是设计,“我设计的时间比较长,真正做的时间比较短。“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东西,都是通过构思先在电脑上设计出来,设计的过程中,相当于在心里已经做了一遍,所以一旦设计图案出来,真正制作时就有99%的把握。”

画图纸是最费精力的,“会推翻很多原本的设计,光是这个密码箱,最初它大概有五六种设置密码的方式,一个个淘汰到最后,才找到最合理的那个。”

不用电脑,还真画不出来

郑爸爸很少表露自己的想法,他更喜欢自己慢慢钻进去研究。“这东西我要想学,就一定得给它弄懂。”

女儿印象很深,一次她无意中看到爸爸画图用的是一个英文版的软件,“他自己不会英语,但他就用一个英文版的软件摸索着把图画出来。上次我们去拍摄的时候,他还跟我们说英文版的很多功能还是摸索不出来。”郑爸爸听了在一旁笑,“用多了就会了。有的图标一看就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的。”后来女儿请小伙伴帮忙,给他装了一个中文版的。

郑爸爸自学的“辉煌战绩”不止一次。上世纪90年代,他就用电脑软件画木工设计图。神奇的是,他用的并不是画图软件,而是电子表格Excel!他甚至用Excel绘制了整套室内装修设计图。2000年前后,他又自学了辅助设计软件CAD,没有攻略、没有教材,全凭自己摸索。最近,他又开始自学MAYA,琢磨做立体建模。“我画CAD图纸的时候从来不敲键盘,全是用鼠标,一个个键去试。一个步骤学会了,顺着它尝试别的。”有趣的是,这个异于常规的路径不但能“殊途同归”,甚至“比一些会用快捷键的人还要快”。

郑爸爸上手电脑很早,“大概四十多岁,那时刚有电脑我就自己去玩,能画的地方我都画过。”最初他用铅笔手画草图,现在“不通过电脑,我还真画不出来”。

在郑爸爸眼里,年轻人的想法里有新的东西,“在他们那边学了很多东西”。虽然有时候感觉年轻人想出来的东西傻傻的,但是“我觉得他们这种创新的状态对我来说挺有帮助的。跟他们接触了之后,我也会转化到年轻人的这种思路上,我挺愿意接受这样的东西。”

在女儿眼里,郑爸爸是开明的、非常有童心的,“他其实从来不会觉得我们的想法会不靠谱什么的,如果我们有了很天马行空的想法,他只是会思考说那它可以怎么去实现?或者我们怎么改进这个想法,把它从一个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的东西变成一个可能的。”

我还是过原来的生活

八零后的郑若行笔下的插画诙谐幽默,有种“轻松感”,生活中时时脑洞大开、天真可爱。和同龄人比,她最感念的是收获了难得的童年快乐,“在他们那个年代里面,爸爸教育我的理念是非常前卫的。他不怎么在乎学习成绩,陪我做手工、陪我疯玩,他帮我发展了很多想象力方面的东西,本身这个片子的拍摄灵感就是从爸爸这边得到的。”

现在,郑爸爸成了网络红人,电视台、签售会……受到很多观众粉丝的喜爱。“网红不网红的,没感觉。我就是一个木匠,会做做木工。拍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变成什么的,我还是过原来的生活。”

一些年轻人看了纪录片想要学手艺,郑爸爸毫不犹豫地开了木工课程,“他们想学就教他们学,我一点都不保守,木工对于我也是个爱好啊。年轻人有什么要问我,我还挺乐意的。现在机械化程度高,很多基本功用机器可以替代人手,比我那时候好学。”

对于传统手艺的传承,郑爸爸觉得“很难”,“这个行业不是说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现在能花好几年工夫在这上面的人好像很少。”郑爸爸常常感叹那些好的手艺,“恐怕等这代老人离去,就再也看不到了”。

女儿郑若行能读懂爸爸的心,她打定了主意:只要爸爸愿意,可以一直做下去。“木工本身不是一个很重体力的活儿,特别是他多数时候会做一些比较小的东西,不一定要很有体力,他需要的是更多的构思、脑力和经验”。《爸爸的木匠小屋》第三季正在拍摄中,郑若行对未来满满信心,“2020年起还会在bilibili平台播出。我们得想出更多的创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