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

日期:05-06  来源:重庆青年报

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青春辉映强国梦想,奋斗砥砺复兴征程。5月4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中,从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和集体的事迹中,我们读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勇担使命寄予的殷切期望,看到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青春故事。为每一位青年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让青年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人生华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的渴望。用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的实绩来庆祝这个青春的节日,我们收获的将不仅是青春逐梦的热情,更会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为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尊重青年敢想敢干、富有梦想的特质,注重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活力,引领青年勇开风气之先、走在时代前列;关心、解决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聚焦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婚恋交友、子女教育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支持举措,加强青年就业服务,为青年职业发展提供新助力;从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等群体的住房困难,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的契合度,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为广大青年指明了正确成长道路,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接续奋斗。为此,尤须将千方百计为青年解难事、办实事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进一步破除影响公平就业的各种障碍,为青年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好环境,不断优化鼓励青年创业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激发青年创业创新热情……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从而促进青年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全面发展。

从当前看,部分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还面临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一些毕业生希望得到更理想的就业岗位、更精准的就业服务、更优质的培训机会和更好的权益保障。加大求职季岗位拓展、服务优化、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方面各项工作刻不容缓。要通过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直补快办”,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吸纳就业;要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招聘)规模,形成疏解就业压力的合力;要让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更贴心,切实免去青年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招聘服务力度不减,就业维权强度不松,通过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举措,尽最大可能破解青年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广大青年就一定能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好的成长发展。

 

史航性骚扰疑云:

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才能解决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 陈碧

最近,知名编剧史航被多名女性指控性骚扰的事件不断发酵。5月1日,史航对此回应称“情况不属实”,否认了自己所遭到的指控。但目前,已经有更多疑似受害者站出来发声。

尽管目前此事尚无定论,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一页”公司到现在的史航,公众对性骚扰事件的关注度在持续提高。这也许会成为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重要时刻。

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弄明白,法律上是如何界定性骚扰的,被害人该如何证明性骚扰,以及讨论性骚扰并不可耻。

要理解性骚扰,就必须明白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接受或是拒绝与性相关的行为,不受他人强制。所以,我们在讨论性骚扰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一项人格权。

说得更直接一些,涉及性相关行为,个体有权利说“可以”或者“不可以”。这种权利存在法律边界,比如涉黄就是违法的,而婚内出轨违反了婚姻的忠诚义务等。在上述情况下,即使双方都是成年人,也不能滥用权利。

如果被侵害,我国法律会提供刑法、行政法和民法三种层次的保护。猥亵、强奸,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行政处罚。

而前文所说的性骚扰,因其违反他人意愿,以语言、表情、动作、文字、图像、视频、语音、链接或其他任何方式使被害人产生与性有关联想的不适感,也是侵权行为,法律为被害人提供民事保护。

考虑到这种行为不仅与性相关,还与职场相关,我国《民法典》第1010条,《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规定,皆对性骚扰形成了以人格权保护为核心、职场保护为辅的保护模式。

2023年3月,人社部、国家卫健委、最高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参考文本)》,把对性骚扰的职场保护提高到了一个更为先进的水平。

在这个《参考文本》中,无论行为实施者是否具有骚扰或其他任何不当目的或意图,都被视为“性骚扰”。这意味着,在工作场所,性骚扰不再以加害者的主观意愿,而是以受害人的主观感受作为判断标准,实施者不能以“并无此意”或“对方想多了”作为抗辩理由。

这是性骚扰定义上的重大完善,也将带来性骚扰行为证明模式的转变。未来,应当由男性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适当”的。

“适当”意味着“并未违反他人意愿”。在社交场所、在成年人之间,只要当事人同意,这是私人领域,应当允许。但假如其中一方不愿意,对于侵权者,可以要求其承担身体伤害的赔偿,也可以要求精神赔偿。

了解性骚扰的定义之后,大家都对职场和社交生活中存在多少性骚扰心知肚明,但走进司法流程的性骚扰案件,却又为什么这么少?这正说明了性骚扰案件证明的困境。

以往的性骚扰案件,往往缺乏对行为发生的客观证据,比如仅有一方的语言、表情、行为,本身的隐蔽性、突发性特征使得案件很难留存证据。

而部分受害人也缺乏案发后的证据收集意识,比如将对方发送的骚扰文字、图片删除,使得骚扰行为存在的证明都无法完成。

另外,性骚扰事件受害者自身存在道德压力,她们为避免尴尬与羞辱而不敢对质。尤其在职场,受害者面对权力更高、资源更多的一方的性骚扰行为时,通常没有对此行为明确表示拒绝,甚至与性骚扰加害者还“有说有笑”形成模糊关系,导致受害者是否“违背意志”的主观意愿难以认定。

在一些被支持的性骚扰侵权案件中,法院多从事前双方的关系、事中行为发生的背景、事后原告的反应来推测被告的行为是否明显违背原告的意愿。

某种程度上,这加剧了当事人证明的难度,也隐形地要求一个完美被害人,即你之前不能和行为人关系太好、你必须当场说不等。这些因素,都是性骚扰案件证明困境的体现。

对此,如果女性被害人只负责承担性骚扰事实存在的初步举证责任,由男性被告以行为“适当”抗辩,那么男性需要对该抗辩事由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倘若被告不能证明这一行为“适当”,则承担不利的后果。

如果这样设计性骚扰案件的证明责任,两性之间的交往将形成一个很大的安全空间。比如说,除了女性主动握手,男女之间不会有任何身体接触。这种安全空间的存在,会给男性带来严厉的警醒。

讨论性骚扰、揭发性骚扰的人很羞耻吗?并不,他们把问题摆到了台面上,然后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真的是个问题,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性骚扰等话题,越觉得羞耻越无法解决,越回避越会触发困境。

因此,必须看到,有时候提出问题就离解决问题不远了。每个人都应该出于正义之心,不要袖手旁观,讨论性骚扰也不是对男性的冒犯。相反,它对社会进步和两性的美好关系都是一个重要的帮助。

而当前已经进入公共舆论视野的性骚扰相关事件,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把问题摆到台面上、让人意识到这个严肃问题的契机。

 

乐见文旅消费迎来更多“小城之春”

光明网评论员

春节期间,面对餐饮及旅游消费的强势反弹,曾有不少学界业界人士判断称,春节消费火爆主要源于返乡探亲及外出旅游的报复性消费,“五一”假期才是旅游市场恢复情况的定调基准。日前,随着“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相关数据的发布,“定调”也迎来大揭晓时刻。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五一”的火热消费,早已有迹可循。从假期前屡屡爆出的热门路线火车票一票难求、景区门票早早售罄等消息,人们已提前感知到了“五一”文旅市场的温度。“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再次折射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人们出行及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也刺激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改善发展预期。

从更细分的数据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仍是这场“奶酪争夺战”中的大赢家,一些三四线的城市甚至小县城也被热捧,成为新赢家。据出行服务平台数据,云南德宏、山东淄博、江苏盐城、四川自贡等这些往年较冷门的城市,今年“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0倍以上,其中德宏和淄博两座城市的酒店订单量增幅更是达到20倍以上。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小众城市虽不属热点体质,但在这里悠悠然地逛吃、休憩却成为众人艳羡的理想出行方式。

是什么让小城也被看见,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小城之春”与当下文旅消费的转型大势不无关系。对于国人来说,旅游早已过了“尝鲜”阶段而更频密嵌入日常生活图景,长短距离的各种出游已日益成为生活需求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很难想象,吃一顿烧烤或者螺蛳粉、拍一组汉服古风写真或者听一场音乐会,竟然能成为人们选择旅行目的地的主要甚至唯一理由。而现在,这已经成为事实。

这也意味着,在传统热门城市地标性景点“到此一游”式打卡的玩法之外,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特点。融入旅游目的地的生活场景,在异地体验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当前黄金假期集中出行的现状,无疑推高了人们对前一种出行选择的偏爱。

既然游客选择的是体验小城生活方式,那么理论上来说,过去那种标志性景区属于外地游客、日常消费场景及地点属于本地人的观念已不合时宜,旅游的空间边界已无限延展至一地全域。如此,小城花重金打造标志性景区多少有些得不偿失,因为游客在景区之外的体验和感受显然在他们对目的地的定义与评价中,占有更高的权重。假期里滚动的热点新闻早已“泄露”了这一秘密:人们热议“外地车违章不罚款”“承诺开放全体政府机关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暖心放置药品和卫生用品”等消费体验并甘当一地的“自来水”,而相较之下,所谓的标志性景点并没能激发人们同等的分享欲。

文旅消费新趋势的显现,为小城在这个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机遇。在各地都全力拼经济的当下,一些小城出人意料快速走红,更是让渴望以文旅作为发展牵引的小城市看到了希望。毕竟,据某平台大数据研究院预估数据,旅游标签撬动的是10余倍的消费潜力。不过,属于自己的春天究竟何时到来,是“倒春寒”还是“暖春”,则几乎直接取决于一地的筹谋和应对。

那些已经被市场判为高分的作业,没有理由不重视,必要时当然可以“抄”,但前提是,一定先弄清了答题思路。每个小城都有独属自己的气质和旅游资源,通过科技驱动和文化创意化,丰富个性化的消费场景,与消费人群形成更强有力和黏性的连接,可以说是制胜关键。而如果再伴之以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给力的市场监管,让初来乍到者不必时刻警惕可能的陷阱,安然享受旅行的美好,那么似乎很难有不被追捧的道理。

“五一”黄金周结束,各地文旅市场的集中竞争也算告一段落,但新的竞争也已悄然无缝衔接开启。在属于“长尾”的旅游需求供求周期中,如何捕获更多的注意力和人流,是摆在小城面前的考卷。对于这场开卷考试,人们期待标准答案式的高分被刷新,也乐见更多“言之有理”的各色精彩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