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举行会谈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厄立特里亚传统友谊深厚。今年5月24日,两国将迎来建交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中厄始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厄关系,是厄方可信赖的朋友。面对当前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发展好中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共同和长远利益,也对维护地区和平和国际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愿同厄方深化两国朋友加同志的亲密友好关系,推动中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强调,中方赞赏厄方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支持厄立特里亚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厄方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反对外部干涉厄内政、强加单边制裁。中方愿同厄方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继续相互支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厄方利用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等框架和平台,推进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方鼓励和支持中资企业赴厄投资兴业,愿同厄方探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电信、农业、矿业、渔业等领域合作,继续实施好援厄医疗队、高级农业专家等项目。感谢厄方为中方近期撤离转移在苏丹中国公民提供支持和协助,这再次彰显了中厄两国患难与共、互帮互助的深厚情谊。双方要采取更多措施,密切人文交流和人民感情。
习近平指出,无论形势如何发展,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始终是中非友好的底色和主线,中非合作在南南合作和国际对非合作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非洲是大有希望的热土。新形势下,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共克时艰。中方愿同非方一道弘扬传统友好,巩固战略互信,以中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方提供新机遇,推动中非务实合作走深走实,取得更多新成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伊萨亚斯深情忆及他同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特殊情缘,表示厄立特里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为厄赢得独立和解放提供的宝贵精神和物质支持。中国是伟大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穷二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始终占据道义制高点,为解决世界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在国际上主持公平正义,鼓舞着那些寻求独立和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任何遏制打压中国发展的企图都必将失败。当前国际秩序演变处于关键时期,非洲国家仍面临霸权主义和各种不公平不公正待遇,国际社会更加期待并相信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和国际公平正义作出更大贡献。厄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合作,相信厄中战略伙伴关系将助力厄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伊萨亚斯举行欢迎仪式。
伊萨亚斯抵达时,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厄两国国歌,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伊萨亚斯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当晚,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伊萨亚斯举行欢迎宴会。
王毅、秦刚等参加上述活动。
袁家军主持召开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保持定力 坚定信心 勇担使命
努力交出全面深化改革高分报表
胡衡华唐方裕参加
5月16日下午,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袁家军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坚持体系推进,注重改革方法,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督察问效,敢啃硬骨头、敢闯深水区,形成抓纲带目、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努力交出全面深化改革高分报表。
胡衡华、唐方裕,李明清,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市级领导参加。
会议听取前两月全市改革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的汇报,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改革,审议贯彻落实《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专项改革方案。
袁家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深刻理解把握“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的重点任务,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深刻理解把握“加强改革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全面提高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精准性。深刻理解把握“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的重要要求,努力交出改革高分报表。深刻理解把握“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的鲜明导向,着力营造唯实争先的良好改革氛围。
袁家军强调,六届市委深改委第三次会议以来,各级各部门严格对标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构建了一套改革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改革项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气象。我们要保持改革定力、坚定改革信心、勇担改革使命,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细化举措、完善机制、练好内功,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盯年度工作目标,坚持改革求变,抓好管党治党,建设变革型组织,不断提高适应和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水平。要坚持体系推进,抓好高效协同,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要注重改革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抓好提炼、总结、推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方法,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充分激发基层首创精神。要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实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抓好闭环落实,坚持先立后破、边学边干,以点带面、积极稳妥、久久为功,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要强化督察问效,用好例会调度机制,加强工作交流,更好发现先进典型,抓好督促提醒,以督察倒逼改革深入推进。
袁家军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更加注重在协同上做文章,加大改革谋划推进力度,强化互学互鉴、互促互补,释放更多相对优势,形成“一体两核多点”协同发力良好局面,推动双城经济圈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中凸显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聚焦重点区域、重大任务、重要项目,梳理发展需求、应用场景和改革清单,携手锻长板、补短板,推动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提升整体竞争力。要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打通行业壁垒,推进优质科创资源共用共享,推动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创新生态圈、产业生态圈。
袁家军指出,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落实主体责任,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抓好文物保护利用。要抓实重大工程项目,坚持聚焦重庆特色,围绕红岩文化、抗战文化和统战文化等,突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优化展示方式,建好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区,打造文化地标、文物地标。要实施“文物+”战略,创新平台载体,用好市场化手段,拓宽文物活化利用和传播渠道。要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文物全生命链条数字化,完善文物资源数字化共享体系,更好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
据《重庆日报》
市政协六届三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围绕“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商议政
胡衡华参加协商 唐方裕主持
5月15日至16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三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专题协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参加协商。市政协主席唐方裕主持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开展小组讨论,14位市政协常委、委员分别从培育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在大会上建言,5位委员作书面发言。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胡衡华说,这次民主协商选题重大、时点重要、成果丰硕,各位政协委员深入调研,谈的都是“真问题”、提的都是“金点子”,下了力气、很接地气、很有见地,体现了专业素养和务实精神。希望大家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尽发展之力,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政协工作,认真吸纳转化政协委员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胡衡华指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国家所需、双城所向、重庆所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要强化市场力量、存量思维、聚集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推动产业空间聚集、生态聚合,提高制造业发展整体效能。一要优化产业体系,按照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注重整零协同、软硬结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二要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推动川渝间产业融合、市域内产业聚合、产业园区优化整合,构建主导产业鲜明、优势特色突出、区域联动协作的空间格局。三要壮大市场主体,推动领军“链主”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两个“双倍增”,实施中小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四要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在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服务、要素保障上下功夫,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唐方裕指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战略任务,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十项行动”之一来抓,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市政协在组织政协委员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开展常委会协商,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了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取得良好成效,达成广泛共识,大家对我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充满信心,针对问题短板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制造业发展涉及面宽,影响因素多,政协要持续深入调研,多提建设性意见建议,努力为我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等6个市级相关部门针对委员们的建议进行回应交流,部分区县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
会议还听取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通报,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
市政协领导李静、陈贵云、谭家玲、徐代银、王新强、段成刚、周勇、丁时勇、杜惠平、王昱,市政府秘书长罗清泉,市政协秘书长秦敏出席会议。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各区县政协主席列席会议。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