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用影像里的故事还原鲜活的乡村 “寻乡计划”展回到重庆

日期:12-14  来源:重庆青年报

用影像里的故事还原鲜活的乡村

“寻乡计划”展回到重庆


从观看一幅照片到观看社会学意义的田野调查报告,以赛道式的布展形式,通过整体化的设计、沉浸式的体验、冲击的视觉,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12月9日,“寻乡计划——影像的田野调查展览”回到重庆举行,并邀请多位“寻乡计划”的参与者分享他们在乡村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他们所记录下的乡村变迁。

寻乡 寻的是什么?

“寻乡计划”全称为寻找乡村风景与风物创作驻留计划,是由重庆史研究会学术指导,重庆市新闻摄影学会、重庆日报文旅副刊部、重庆市大渝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庆风物巴渝怀良研发中心等多家组织和机构联合发起的,以乡村风景与风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驻留创作计划。

自2022年“寻乡计划”发起以来,参与该计划的各行业的内容生产者,以小组形式,对行政村为单位的村庄,进行为期一周的驻留调研与内容创作。重庆的9个乡村,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徘徊在村前屋后、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小小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倾听每一位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也用镜头展示不同的地域文化。

对于“寻乡计划”的总策划、重庆史研究会副会长戴伶来说,“寻乡计划”是众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发起参与的公益行动,积沙成塔才是最终的目标,“寻乡不仅是一个行为,而且应该整合成一部乡村文献成果。”

策展人王远凌是最早发起“寻乡计划”的摄影师,“摄影是视觉的结绳记事,也许多年之后,城市的面貌早已找不到一丝熟悉的痕迹,但大家依旧可以从简单的几张照片直观地看到城市变迁的轨迹。”在王远凌看来,寻乡,就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还原一个立体化的乡村变迁图景。

纪录片导演、摄影师王耀,在2020年6月来到了酉阳干田村。在2023年初加入“寻乡计划”时,他已经有多年乡村纪录片的拍摄经验,连续3年关注乡村教师陈春花对乡村教育的坚守。王耀表示,他所理解的“寻乡”,应该是纯粹不带预设视角的,是一种属于“旁观者清”的记录。

文旅策划人、独立摄影师朱翔也认为,真正走近乡村才会明白,寻乡不应该是狭隘的认知。“乡村不是城市的对立面,也不是落后的同义词,乡村生活与城市并无本质差别,网购、团购、外卖,互联网打通了乡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寻乡 寻到了什么?

当摄影师们带着使命进入乡村驻留,又到底寻到了什么呢?

刘波表示,寻乡,寻到的不仅仅是山川风景,更多的还有人文故事。他用蜕变、突破、启迪、观点4个关键词,讲述自己在寻乡过程中的感动瞬间。“记录河海山川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人文故事的聚焦刻不容缓,希望能用我们的摄影作品去介入城市更新,去助力乡村振兴。”

在作分享时,王耀的话是最少的。他用几段纪录片,勾勒出支教老师陈春花在山村坚定而又持续地发出微光,照亮和温暖乡村小小学童的故事。如他所愿,陈春花的故事已经被诸多媒体报道,更多的人知道了山村里的求学故事,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了“陈春花”的队伍。

而从品牌设计师李三共的分享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酉阳铜鼓镇兴隆村三位与阳戏有关的老人的故事,他们面庞上深深的皱纹和身上略显陈旧的演出服串联起了当地特色文化阳戏从繁荣到落寞的无奈。李三共表示,他希望通过将这些寻到的东西传扬出去,帮助乡村带来哪怕多一分的热度。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不妨让最优秀的学生适当“失控”


“我们常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都是‘天选之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天才选出来培养就可以。但事实反复证明,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在近日举行的“为每一位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徐汇区首届汇智教育论坛”上,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的一番话,引发在场教育人热议。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若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出创新素养,中小学课堂要如何改变?在这场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最好的课堂或许是追求不同的课堂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下不少学校正在探索的话题。

当下,部分学校认为把超常儿童归拢到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但倪闽景并不认可这种教育方式,他说:“实际上,多年来几乎所有集中培养的少年班、创新班、英才班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结果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

过去,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倪闽景对自己物理课堂的要求是——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节物理课都有所不同:“如果一位教师能够连续针对一个知识点,讲出8节不同的物理课,那么他或许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早在上世纪末,倪闽景就曾经到国外考察学习,美国一所顶级的科技高中对优秀学生的教育方法令他眼界大开。在这所学校,毕业年级的300名学生中,考试成绩排名在前80位的,会被学校“扫地出门”,学校鼓励这些优秀的学生到社会上进行调研和主题学习。有位学生主动敲开医院的“大门”,向医学教授提出:“我看到人的膀胱是很薄的,为什么不会破也不会漏尿?我想做个研究。”没想到,这位教授带着学生进行研究,并完成了相关课题。

“不少家长追求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站在教育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或许不是最佳选择。好的教育应该是提供给学生更多可能性。”倪闽景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妨让优秀的学生适当“失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更多教师探索个性化课堂成为可能 

“现在的学生非常多样,基于多元探索融合的高中生发展之道,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他的长处、用他的长处站上课堂舞台的中央。”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说。

在不断探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密码时,在上海的教育界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共识: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眼下在上海不少中小学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个性化、开放式教学方式。一直以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夏雪梅主张在中小学课堂上开展项目化学习。她曾在一所公办初中的数学课上看到,授课教师首先展示了6位同学的数学作业题目,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这些题目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不断发散思维开展小组讨论。“在学校教学模式下,个性化和项目化学习也能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教师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夏雪梅说,理想的课堂是允许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有解决问题的多样途径,也有敢于挑战真实问题的勇气,相信创新人才也能在中小学课堂中不断生根、发芽。

今年,徐汇区教育学院启动“指向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区域生涯教育体系构建”项目,利用多形态数字化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未来,个性化培养的区域总体设计还有待加强,数字化环境还有待改善,应引导更多学校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如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更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个性化培养的目的是什么?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的人生意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

文/张鹏 据《文汇报》

 

AI图片也有著作权

或将鼓励更多人用“高科技画笔”创作


一幅画作,不是用画笔绘就,也不是用鼠标操控数字画笔画出,而是通过输入文字描述和相关参数,由AI生成,是否也算某人创作的作品?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第一案进行了一审判决,认定AI生成的图片,由于原告进行了智力投入且内容具备独创性,因此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此次案件庭审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的观看,随后引发了关于AI生成内容与著作权之间关系的热议。

此次案件庭审显示,今年2月,原告李先生使用某开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涉案图片,图片内容为一张美人图,发布于社交平台;被告刘某在网络发布文章时,将这幅图片作为配图使用。原告遂起诉,认为被告严重侵犯了其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并赔礼道歉。

案件的争议焦点集中在AI生成图片是否构成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原告为这幅图片进行了一定的智力投入。李先生在模型中详细描绘了人物细节如皮肤状态、眼睛和辫子的颜色,环境为“外景”“黄金时间”“动态灯光”,人物呈现方式为“酷姿势”“看着镜头”,风格为“胶片纹理”“胶片仿真”等,同时设置了相关参数,根据初步生成的图片,又增加了提示词、调整了参数,最终选择了一幅自己满意的图片。故原告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

“本次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一审判决,一定程度上将AI绘图视为一种工具,相当于一支高科技‘画笔’。虽然AI具有比传统画笔更高的功能性,但使用AI绘图创作的主体是人类,且人类对这支‘画笔’具有完全控制性。”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王幽说,这可能颠覆了很多人对“绘画”的认识——人们用AI绘画,与使用笔墨纸砚、Photoshop等计算机工具绘画并没有本质区别。现行法律不将AI视为作者,只对自然人创作的作品进行保护。

舆论普遍认为,如果AI生成图片能被当作作品来保护,或能激励更多人使用AI生成自己的作品,进而促进AI产业的发展。“这个判决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它为AI生成图片的创作者提供了法律保障,鼓励他们继续创新和创作。另一方面,它也提醒我们在使用AI生成图片时,必须遵守法律,尊重他人著作权,以避免可能的侵权行为。”王幽说道。

如今在许多AI生成图片平台上,使用者只需要输入简单的几个词语就能得到一幅绘画,这种在几乎没有人类创造性投入的情况下随机产生的图片,也算作品吗?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邱治淼认为,该案并没有给出“一刀切”和“一劳永逸”的最终答案,而是基于个案给予的有限的阶段性探索成果,不代表所有的AI生成图片均会被法院视为作品。“有人担心该案会催生过多的AI作品,进而导致人类画家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人类作为有思想和有情感的个体,从事的创作活动是缺乏情感的AI无法替代的。”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