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实行等级评分 让保研摆脱唯分数评价

日期:12-28  来源:重庆青年报

实行等级评分 让保研摆脱唯分数评价

新京报评论 熊丙奇

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而在这之前,已有部分本科毕业生通过保研(也称推免制度)“上岸”。面对“考研热”,如何通过推免保研“上岸”,备受大学生关注,其中绩点(GPA)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少学生为了获得推免资格,陷入绩点内卷泥潭,“分分必争”。

为改变大学生“卷绩点”弊端,已有不少高校尝试取消绩点,实行等级制的成绩评定。近日,北京大学校报发文《放弃绩点——成绩评定改革在“生科”》,调研学校成绩评定改革推行的情况,取消绩点再次引发关注。据悉,为改变学生因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陷入不必要的内卷泥潭的现状,此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放弃GPA排名,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

应该说,取消百分制或绩点制,实行学业成绩等级制评分,对破除“唯分数论”“分分必究”有一定作用,但要彻底为学生们松绑,则需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推免制度,不能简单地按学业成绩高低排序确定推免名额,而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术潜能与综合素质。

其实,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即提出,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同年,清华大学宣布全面改革学业评价体系,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起,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以A、B、C、D等12档等级代之。这也是注意到百分制评分体系下,学生们为刷到一个好看的分数,不得不考前刷题、过度答题、不敢选有挑战的课程等校园弊病。

随后,多所高校也进行了学业评分改革,但在成绩单上依然保留着百分制评分,在确定推免(保研)资格时,也依然按照百分制评分计算成绩排名,让实行等级评分的改革意义大打折扣。分数、排名依然束缚着学生真正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2019年,清华大学进一步发布GPA改革方案,提出“不在成绩评定工作中设置指导性的优秀率指标”。

可见,仅有等级制评分改革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推免制度,真正实施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而不是依靠考试分数评价。对于通过统一笔试、复试被录取的考研生,高校也要在复试环节重视考核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引导社会破除唯分数论,形成新的人才观。

这对引导学生从重视考分,转向重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也可改变大学课程设置的“应试考研”倾向,让大学真正成为学生广泛涉猎、自由探索的学术殿堂和知识海洋。

 

凝聚共识 为游戏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光明论 吴铭

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起草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各方提出的关切和意见,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次日即表示,征求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并将在继续听取相关部门、企业、用户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网络游戏发展到今天,早已超越娱乐属性,更是事关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超级数字场景源动力——游戏科技与创新应用研究》提出,游戏科技正在越来越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释放出巨大的数字生产力,创造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中国游戏产业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用户规模达6.68亿。作为技术驱动的文化表达方式,中国游戏从初期的技术引进转变到现在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引领并重,正在成为展现自主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平台。伴随二十多年的繁荣发展,中国游戏正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容器与亮丽的中国文化名片,为全球玩家提供了一个探索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窗口。

正因为网络游戏事关重大,国家新闻出版署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并特别强调,征求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其实是再次明确了监管升级的初衷——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框架,让行业更加规范,最终实现良性发展。

事实上,此次征求意见稿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是,2010年8月原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因为机构改革的原因,已经在2019年废止了。面对规则空白,新的制度更多是监管补位的性质。当然,也是结合网络游戏行业高速发展的现实,对暴露出来的一些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靶向治理。

面对外界的担忧,国家新闻出版署及时出面,对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表态将广泛听取意见,进一步完善修改。这种开门纳谏的态度,安抚了市场情绪,有助于市场信心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述征求意见稿公开的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公布了今年第三批次进口游戏版号,共40款游戏通过审批。给进口游戏过审开闸,此举同样说明,政策层面对游戏行业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一禁了之,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这个大方向和原则没有改变。

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遵循指导,本身也是个“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的过程。以推动游戏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为最终落脚点,相关部门、企业、用户勇于表达真实意见和建议,监管部门积极听取民意不断修改完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才能更加完善,为游戏行业乃至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强的制度保障。

 

“富豪之子”解清帅直播带货

为何网友不买账?

红星评论 易之

据媒体报道,12月23日上午,寻亲成功的“富豪之子”解清帅在社交平台个人账号开始直播带货,解清帅的妈妈、妹妹、哥哥和嫂子也现身直播间。直播间观看人数达10万+,直播期间解清帅账号粉丝量为289万。

虽然直播成绩不错,但似乎也引发了相当多的反感。在新闻评论区可以看到,不少网友都表示了不满。“原以为找到了家人,原来是找到了家人们”“流量的尽头是带货,都想靠流量捞一笔”“说白了就是红了捞一把”,这类批评、挖苦的评论可谓俯拾即是。

甚至有网友对解清帅的直播进行了举报,并且从晒出的截图看,这个举报成功了,解清帅的直播被平台判定存在违规行为。虽然不知道违规的细节如何,但由此不难看出网友对他的意见有多大。

这是解清帅的一次“人设塌房”。在开启直播带货之前,解清帅的评价可谓相当正面。1998年出生的解清帅,才几个月大即被拐卖。2023年12月,在警方的帮助下,解清帅与生父、河北企业家解克锋相认。

一夜之间,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当年的被拐儿童变成了“富豪之子”,但这突如其来的“富贵”,似乎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据报道,解清帅此前拒绝了父亲送的3房1车,称考虑到自己从小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可能驾驭不了这些,希望能靠自己努力得到这些。这让他赢得了相当多的好感,人们纷纷夸赞他“人间清醒”。

但这种舆论评价,在他开启直播后被打破。“原来他所谓的努力,是利用流量捞一笔”,这大概是不少人的感知。确实,利用舆论聚焦带来的人气走进直播间是一条变现的捷径,解清帅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但“人间清醒”和“直播带货”并不是同一种叙事模型,人们想象中的“努力”“奋斗”,是解清帅通过学习或工作证明自己。但走进直播间,多少有消费大众关注的意味了——人们此前对他的关注是因为同情和敬佩,现如今却被直白地用作流量变现,这过于轻率,也少了点想象力,难免遭到一些人的反感。

另外无法否认的是,直播带货在当前的舆论场里很容易沾染上负面色彩。比如此前因为“挖呀挖”爆火的黄老师,在选择直播带货之后遭受众多的舆论批评,也是类似情况。因为偶发事件获得大量关注的新闻当事人,贸然开启直播,很容易产生“不劳而获”“趁机捞钱”的观感。

该事件不失为一个提醒: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来说,直播带货确实是一个“来钱快”的行业,但这不仅是一份工作,同时也是一种面向公众的形象经营。流量并非完全是中性的,人气的来源有很多种,喜爱、同情、厌恶都是一种流量。试图变现这些流量时,如果缺乏对公众感知的理解,无法和公众达成默契的共识,那么就会产生过大的形象反差,造成人物形象的撕裂。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公众人物直播带货都会遭受恶评,比如江歌母亲直播带货,舆论就表达了相当的支持。一方面是源于她多年维权、耗费巨大,带货被认为是一种“不得已”;另一方面也在于她曾将收到的赔偿款用于成立“江歌专项助学基金”,收获了相当多的好评。

可见,对于新闻当事人的直播之旅来说,一个合理的理由、一种体面的姿态、一段长期的沟通都是必要的,他们应当珍视并善用自己身上的流量加持,去争取舆论的支持。

当然,对于解清帅来说,直播带货依然是他的权利,他可以选择这种“努力”方式。但是,如果他无法很好地处理与公众的关系,无法获得网友的理解,那么恐怕也无法阻止网友用脚投票,在流量消磨殆尽之后,最终失去在直播带货领域长期耕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