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大学生假期当“德华” 首先应该以自愿为前提

日期:02-22  来源:重庆青年报

大学生假期当“德华” 首先应该以自愿为前提

中青评论 李华锡

今年春节假期,“大学生德华”成为互联网上备受关注的群体。这些年轻人在寒假回家后,承担起了照顾哥哥或姐姐孩子的重任,因此有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与感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德华”这个称呼源于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角色江德华,她是男主人公的妹妹,不得不帮工作繁忙的哥哥和嫂子照顾五个孩子。剧中一幕尤为经典,当德华得知嫂子再次怀孕,预料到自己又要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时,她说道:“累死俺算了。”这一情节不仅令人印象深刻,也激起了许多境遇相仿之人的共鸣。

如今,“德华”不再只是电视剧中的虚构角色,而成了现实生活中一群人的代表。寒假返乡的大学生暂时放下了课业,却并没有完全休息,而是在家中充当起了临时的“保姆”或“看护”。对此,既有人抱怨喊累,也有人觉得这样也不错。不论如何评价,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都值得探究。

一方面,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夫妇难以独自完成照顾孩子的任务。经历了一年的疲惫,好不容易等到过年弟弟妹妹回家,自然会抓住一切机会,暂时把孩子托付出去,好让自己清闲一下。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大学生,或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或是为了减轻哥哥姐姐的负担,自愿承担起这份责任。对他们而言,能在假期多陪伴、照顾亲人,是一份颇有价值的独特体验。可以说,“大学生德华”现象是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种代际互助的体现。

不过,我们还应看到:年轻人假期当“德华”,理应以自愿为前提,否则便可能从好事变成糟心事。哥哥姐姐希望弟弟妹妹分担压力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考虑对方感受,把孩子硬塞给他们,或者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让其承担责任,恐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假期让大学生帮忙照看孩子,这种临时安排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原本的学习和休息规划。大学生虽然相对承担的社会压力较小,但也必须要面对挑战和自己的生活。社会可以鼓励大学生多为家人着想,但不能强行替他们安排时间。毕竟,如果大学生失去了自行安排时间的自由,恐怕既无法享受假期的乐趣,也难以在假期学习进步。

强扭的瓜不甜。对于既没有育儿经验,又没有做时间安排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就把孩子丢给他们,无疑会使其感到不悦、不安。带着这种消极情绪带孩子,育儿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同时,过度依赖弟弟妹妹照顾孩子,也可能造成家庭关系的失衡。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也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发展,妨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上积累工作经验、拓展人脉。

对于自愿选择成为“德华”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对于不愿意承担这一责任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而对那些主动伸出援手的大学生,家人也不妨在情感或经济上为他们提供一些积极反馈。毕竟照看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们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应该得到相应的感谢。

“大学生德华”现象不仅反映了当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家庭责任和个人发展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德华”现象,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

 

宁找搭子不走亲戚,也“赖”互联网

光明论

“断亲”话题春节期间再上热搜。澎湃等媒体援引、约请多领域学者解读,为何这一代“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讨论热度一直持续到节后。

“断亲”有很强的话题韧性。一方面这是一个长线话题,贯穿于城市化、社会转型、乡土重建,而且本身还构成了观察这个进程的最佳瞭望点,所以一直是草蛇灰线;另一方面它也是个爆点话题,每到春节这样的场景下,其冲突性和戏剧性就会爆发出来,在社交媒介上引发交叠的回响。

也因为如此,它天然是多学科观察的对象,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观察都非常有意义,包括文化认同、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青年社交主体意识等。这里想说一个媒介理论的观察,关键点就在于“宁找搭子”与“不走亲戚”的对比中,这是线上社群组织方式对现实社群模式及经验的冲刷。

现实社群立足于血缘、乡土、社区、职业,划定的是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由近及远的同心圆。此圆既是一个人在社群上的“差序格局”,也基本构成了一个人的经验世界。但技术媒介将社会整体再中介化之后,人的经验世界已平铺为一个扁平化、多链接型的结构,远近没有绝对差异、亲疏则要重新定义,互联之网置换了“由近及远”的基本面。与互联网伴生的几代人,日复一日使用的、下意识认同的,是这样的社群组织方式。

想想看线上社群是怎么形成的?静态的社群是各种按照功能、兴趣、知识结构、观念认同形成的小组、聚落,一般性的有财经、汽车、运动、旅游、美食、观影等,细分的社群更是千千万万、不胜枚举,跨物理空间、跨年龄、跨阶层、跨种族都极其常见,其组织形态和规则完全可以自塑。不合则去、合则留的高自由度,是线上社群生活的自然状态。但这个“自然状态”,恰是传统社群最不“自然”的状态,不然社会何来对“断亲”之“断”的惶恐?

动态的社群则自由度更高。社交媒体的标签、话题都是动态社群的召集令,一个带着井字号的简短观点,就可以招呼出规模巨大的人群。因为具有在某一个点上的高度共识、高度认同,这样的动态社群看似松散却又非常有力,翻转“冤案”的情况有之、扒出真相的情况有之、改变公共政策的情况有之、创造了年代热梗的情况有之。动态社群啸聚而来,因为将瞬时爆发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所以极有可能将其穿透。无论行动的结果能否经得起多角度考察,社群给成员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都不会低。而快速获得认同感,恐怕也恰是那种“问收入”“问对象”“问二胎”的情境中缺乏的。

在传统语境中,年轻人寻找的各类“搭子”约等于陌生人,将其作为“亲戚”的反题本身就是奇怪的,甚至是逆着亲情关系的。但如果将其放置在技术媒介的语境中看,“搭子”则是最小型的线上社群,是线上社群延伸到线下的那一角,背后有一整套运行日久的社群规则支撑。媒介化某个意义上就是“现代”本身,想想看我们每天有多少媒介生活时间,又有多少纯粹线下时间,就能感知到这两种规则的强弱高下关系。

 

长白山整治“黑车”不能单靠傅园慧们

新京报评论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一条“半路加钱”的求助微博,让长白山“黑车宰客”进入了公共视域。当地相关部门及时处理,涉事司机被处以3万元顶格罚款。

但此事的快速解决,并没有平息舆论。据媒体报道,不少游客表示曾有同样被“宰”的经历,却迟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回应,处理进程并不顺利,而更多游客受限于取证等原因,最后只能“吃闷亏”。

2月19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微信公众号“悠游吉林”发布消息称,长白山管委会交通运输局发布《长白山关于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营运行为的通告》,表示未来一个月,将进一步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营运行为;对“黑车”非法营运行为查证属实的,依法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可以说,傅园慧包车被勒索事件,揭开了长白山“黑车”乱象,而众多游客吐槽“黑车”,也说明当地“黑车”由来已久。事实上,任由“黑车”泛滥不只是坑游客,同时也抹黑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形象。这也促使长白山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通过集中整治等雷霆手段,彻底解决当地的“黑车”顽疾。

无论是对游客投诉的及时处理,还是集中打击违法乱象,这都是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维护当地旅游形象的必要措施。尤其在去年东北冰雪旅游“出圈”的背景之下,长白山地区“黑车”频频出没,与其全国5A级旅游景区的招牌也实不相称。

游客搭乘“黑车”出行,大多情况是逼不得已的无奈之选,往往意味着出行风险增加。傅园慧作为公众人物,尚且会遭受勒索威胁,而没有“洪荒之力”的普通游客,合法权益又该如何受到平等保护?

一个地方的旅游行业健康发展,交通出行保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而据媒体报道,长白山附近的二道白河镇较小,公交少,网约车平台未入驻,镇上多数还是打电话约出租车为主。一到旺季就面临运力不足等问题,很多社会车辆便开始兼职做包车生意。

刚刚结束的春节长假,长白山旅游市场火爆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春节假期,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接待国内游客32.8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53亿元。其中,5A级景区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6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7.84%。

由此也可知,在旅游淡季,公交+出租车的运力配置尚且能对付,但一到旺季,大批游客集中出游,公共交通不足、出租车运力跟不上等供需矛盾便会凸显出来。正规的旅游服务车辆缺位,“黑车”就会跑到前面。

这不仅需要当地刮骨疗毒式的全面整顿,让“黑车”再无横行之地,而且更需要地方形成常态化的规范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多正规服务和充足的替代性选择,满足他们的出行需求。

此外,对于旅游乱象的治理,也不能单靠个体维权甚至名人维权,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各部门科学分工、高效配合的治理体系。同样,建立规范、透明的旅游市场,也不单是文旅部门一家集中整治、使劲吆喝就能实现的,有赖于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全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提高包括交通出行在内的酒店、餐饮、景区体验等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此前,从“进淄赶烤”到“尔滨出圈”,其爆火的确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口碑传播效应,以至于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开启了在线听劝模式。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旅游地区的文旅营销乃至“出圈”的前提是,当地已然具备良好的旅游环境。换言之,“泼天富贵”来的时候,地方能不能接得住才是关键。

当然,无论什么时候,打击“黑车”非法营运,都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当地不妨在合理评估的前提下,引入市场力量,从供给侧补足交通短板,同时也让“黑车”再无生存空间。这既是保障每一个游客安心出行的必要之举,也是当地塑造长白山冰雪旅游新形象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