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这家博物馆走进校园播撒红色种子
2月19日,我市中小学、幼儿园迎来了新学期,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以下简称“红岩文化中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重庆最闪亮的精神标识,是重庆城市精神的核心元素。
当日,由红岩文化中心和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万盛经开区教育局等联合举办的“2024年开学第一课暨小萝卜头进校园”活动在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举行。
活动以视频《课本里的红岩》拉开帷幕,万盛小学的学生们陆续上台展示“传承红岩精神 筑梦美好未来”寒假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红岩文化中心优秀讲解员、研学教员阳艳通过视频直播微课堂的形式,为全校近3000名师生分享了《小萝卜头的故事》;随后,部分师生代表参观了“小萝卜头——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主题展览。活动中,红岩文化中心向万盛小学师生赠送了160本红岩书籍,引导激励学生们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同日,红岩文化中心还走进沙坪坝名校联小、汉渝路小学,通过赠送红岩书籍、讲授红岩特色思政课、举办专题展览等方式,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红岩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除策划组织“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外,还将继续深耕红岩思政课程和红岩研学课程建设,打造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持续推出“小萝卜头进校园”“让烈士回家”“红岩青年沙龙”等系列红岩品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红岩故事讲活、把红岩精神讲深、把思政课道理讲透,让红岩精神成为浸润青少年心灵、照亮青少年前行路的一盏明灯。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跃龙门 化成龙
重庆杂技首次以团队形式亮相央视春晚
2月9日晚,重庆杂技艺术团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登台亮相,近30名杂技演员身着锦鲤与龙元素的喜庆服饰跳跃、穿梭在舞台上,倾情演绎杂技节目《跃龙门》。
鲜明的服饰、高超的技艺、欢快的节奏、寓意深远的演出,赢得一众喝彩,向全国观众展现了重庆杂技的魅力与风采。
央视春晚的舞台是每一位演员梦寐以求的展示平台,也是全国观众在除夕之夜翘首以盼的文化盛宴。
2023年10月,重庆杂技艺术团获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据重庆杂技艺术团负责人介绍,此次演出是该团首次以团队形式亮相央视春晚。
对于重庆杂技艺术团的演员们来说,能登台央视春晚,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即使面临众多的困难,亦要迎难而上。为了能够顺利登上央视春晚舞台,重庆杂技艺术团高度重视参演工作,举全团之力保障团队顺利登台演出。
《跃龙门》作为本届春晚唯一一个杂技节目,以一群锦鲤之间的神话传说为引,讲述鱼群由嬉戏玩耍到逆流而上,克服重重困难险阻抵达龙门,最终实现“跃龙门,化成龙”的神话故事,借此来比喻中华儿女勠力拼搏、砥砺奋进的昂扬精神。
节目以传统杂技“蹦床”与“浪桥飞人”为技术展现,以龙年题材为切入点,以中国水彩画为美学基础,结合AI+VR裸眼3D技术,配以富有时尚感的中国民乐,使整个舞台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舞台元素中加入了许多中华传统龙图腾与锦鲤元素,打造了“龙门”形象,设计灵动传神。重庆杂技艺术团的演员们犹如一条条“多彩锦鲤”为全国人民送上了“鱼跃龙门”“年年有余”的新春祝福。
能在龙年新春登上春晚舞台表演是对重庆杂技艺术团数十年发展的有力肯定。
近年来,重庆杂技艺术团重视新时代文艺创作,打造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杂技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重庆杂技艺术团率先在重庆国际马戏城打造了重庆中心城区首台文旅驻场演出《极限快乐》,还陆续推出了《大禹》《一双绣花鞋》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型杂技剧目,原创的《幻影飞鸽》《仙豆》《摇摆青春》连续三次斩获了“金菊奖”等多项大奖。
重庆杂技艺术团负责人表示,正是由于近年来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重庆杂技艺术团才受邀在今年央视龙年春晚上亮相,这是对重庆杂技艺术团的充分肯定与褒奖。
该负责人称,下一步,重庆杂技艺术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创作,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探索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据华龙网
小县城的学前教育办出“大名堂”
“3年来,我们战疫情、推游戏、为孩子、促发展,一项都没耽误。当我们怀揣梦想、手捧热情,教育追梦的故事就开始了……”2023年12月,第八届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教体局副局长李立辉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汇报了定边县成为教育部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以来的点点滴滴。
定边县是最后一批脱贫的西部贫困县之一,自2021年推广安吉游戏以来,一场关于学前教育的改革在这里悄然发生。一批又一批学前教育专家、园长到定边后,纷纷给予肯定,还有人曾说:“定边是创造学前教育奇迹的地方。”
小县城的学前教育为何出了名?带着疑问,记者踏上了西行之路。
大胆放手,倒逼转变发生
“上周,老李参加了3场会,从陕西到北京再到成都,不为别的,只为儿童。”“想找老李,就去幼儿园看看吧。”定边县教体局工作人员口中的“老李”,正是李立辉。他与安吉游戏的缘分,始于3年前教育部召开的一场推进会。
“那时,会议名额有限,但更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李立辉把心一横,干脆自费参加。到了安吉,孩子们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回荡在幼儿园上空的笑声,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场景,让他大开眼界。对比当时定边“小脚并齐、小手背后、小嘴闭起来、小眼睛看老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李立辉下定了“放手”的决心。
“这是好事,放手去干。”定边县教体局局长蒋登峰的话让李立辉吃了一颗定心丸。李立辉给自己定下任务,每周至少进5所幼儿园,走进班级、走近孩子,学会倾听和理解。这也带动了幼儿园管理者走出办公室、深入教育一线,进行班级观察。“让孩子玩的教师先玩,让教师做的园长先做,让园长行的我们先行。”就这样,幼儿园的转变开始了。
放手的第一步,是把孩子们从活动室“解放”出来,创造自主游戏的条件。环境的封闭、材料的短缺等问题不断出现,园长的顾虑、教师的担心、家长的质疑接踵而来。但这没有令改革者退缩,反而倒逼教师转变儿童观、课程观,倒逼园所转变办园理念、教育方式,倒逼行政部门转变规划设计、资源调配。
定边县委书记姬世平表示:“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投资儿童就是投资未来,我们将每年3000万元的教育专项经费提高到5000万元,支持安吉游戏在定边落地。”县长李胜元也曾明确提出:“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与孩子争抢幼儿园周边的资源,全部规划都要用于幼儿园发展。”
白泥井镇衣食梁幼儿园是一所精准扶贫移民区配套园,县里推广安吉游戏后,原本要建成社区公园的4080平方米土地,在征求群众意见后划拨给了幼儿园,孩子离园后居民也可以来游玩。园长屈亚飞在规划建设时,融入了很多地域特色元素,以定边特产土豆、辣椒、南瓜等为灵感来源的建筑,变成了孩子们的“秘密基地”;长长的索道、崎岖的山路,锻炼了孩子们的勇气与智慧。
不同于很多地区“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定边不分城市、农村,不分公办、民办,不分山区、滩区,全县同时推行安吉游戏,以6个“名园+”为牵引,辐射带动城、镇、村各级幼儿园一体发展。因为在定边人看来,早放手一天,早幸福一代。孩子等不起、未来等不起、成长等不起,区域有差别、园所有类别、孩子无区别,基础薄弱不能成为借口,恰恰为推行新模式提供了便利。
为了检验改革成效,定边县副县长高燕带头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一所民办园,“事实证明,自主游戏让孩子的计划意识、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现在,走进定边县各幼儿园,热闹的游戏场景令人欣慰。沙池旁、大树下、山坡上,都有孩子活动的身影。教师追随孩子、提供支持,共同享受游戏的快乐。
跳出形式,一切着眼儿童
“都是老师们辛辛苦苦做的,现在说要撕掉,这怎么舍得啊!”2021年,推广安吉游戏之初,定边县第二幼儿园的教师们还没来得及改变,为迎接开学熬了几个晚上做好的环创,被教体局否定了。面对上级的批评,园长蔡雪梅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干了30多年,这种改变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虽然委屈,但在教体局的帮助下,没人甘于落后,都希望抓住机会、快速适应,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蔡雪梅说。
“跳出形式,要从去除无效装饰开始。教师不用整天剪剪贴贴、忙于应付,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记录、支持儿童活动。”定边县教体局基教三股股长李丰介绍,定边主张把室内与儿童无关的装饰去除,把限制儿童游戏的条条框框清除,让游戏变得开放、自由、自主,并由此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让幼儿园环境资源大变样。
——游戏之变。撕掉以游戏种类命名的标签,解除限制游戏自由的规定;不再设置按功能划分的游戏区域,任何角落都是儿童的游戏空间;保证充足且灵活的游戏时间,儿童自主决定游戏区域、内容和形式,教师无须过分预设。
——材料之变。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尽最大可能提供自然生态性强、探索空间大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使用充分开放、不受功能限制,儿童自主选择材料,教师陪伴与倾听。
——环境之变。去除观赏性装饰,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儿童,展示他们自主表达的作品。因地制宜地创设自然野趣的环境,让他们在自然中行走,在游戏中成长,在生活中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做不适宜儿童的环创,不再需要耗费精力写不贴近实际的教案,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倾听儿童心声。
有一次,定边县第二幼儿园副园长赵敏发现了一个语言发育较为迟缓的孩子,“现在事务性工作减少了,我就坚持每天倾听她的想法,还会二次倾听、三次倾听,发现她的奇思妙想和富有创意的表达”。赵敏表示,入园仅两个月,孩子已经能完整地讲述绘本故事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以前老师们总爱发出指令,比如‘准备吃饭了,赶快去洗手’,好像一切都急匆匆的。现在我们会和幼儿共同讨论‘吃饭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温和地渗透习惯养成。”定边县幼儿园园长胡燕认为,只要“慢下来”,更深入地观察与倾听,就能助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形成新型师幼关系,让儿童成为真正的主人。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