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诗中的长江”走向现实

日期:03-07  来源:重庆青年报

“诗中的长江”走向现实


“千百个津渡小镇,相似相异,古旧新鲜。你在这儿遇见的停滞或生长的一切,都是一个完整胴体上的鳞片。”长诗《大江去》中这样描述长江。这首长诗的作者冉冉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重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笔下有长江,心里装着长江,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冉冉联合6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过去一年间,有多个部门共同办理了这份建议。

冉冉生在乌江畔、长在长江边,因创作需要,常年在长江沿线走访采风,对长江的变化了解得非常深入,也对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黄河共同构成民族文化基因的“双联体”,是五千年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依托。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文化资源。

2021年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建设范围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13个省(区、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再次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议中,冉冉等代表提出,要对长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认定,整合长江文化的研究力量并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创新研究平台,制定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编制主题展示园规划设计、优化工程设置,落实公园化管理机构,建立以主题展示园为本体的国家文化公园申报和退出管理机制,加强国家文化公园立法,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方案细则拟订中落实强化生态修复内容,建立长江文化资源数字化标准与平台,重视长江题材精品纪录片创作等。

近日,冉冉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稳步推进,她在《大江去》“创作谈”中畅想的“生命万物的衍生,自然季候的轮转,人类文明的演进,大到沧海桑田、时代更替,小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草叶的新绿……它原初宁静的美、未被惊扰的自性、野蛮的生命力、天堂般的谐和圆满”正在这一精神家园中陆续呈现。

代表建议的办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4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冉冉等代表的建议被交由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广电总局、自然资源部研究办理。

冉冉表示,相关部委和机构对待建议特别认真,不仅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在线上也建了工作群,“随时跟我们联系、向我们通报情况,后来提出的一些建议,他们也吸纳到工作中”。

据介绍,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该建议办理工作,将其列为内部重点建议,安排骨干力量负责建议办理答复工作,及时制定办理方案,主动与协办单位深入沟通,明确办理期限,倒排办理时限,确保办理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与代表沟通联系近10次,通报工作进展,详细了解代表的建议和诉求,结合工作实际予以吸收采纳。为把该建议办理工作落细落实,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资源开发司专门派员赴重庆市,与代表一起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

文化和旅游部在办理中,采纳代表建议,牵头制定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会同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同步推进沿线13省份编制分省份规划,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沿线13省份开展文物资源调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在项目谋划中,把准建设方向,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千篇一律同质开发、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开发等不良倾向。

这些举措让冉冉颇有感触。她表示,在代表建议办理中,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长江正从生态环境保护向更高层次的历史文脉传承与保护提升,“既能体现中华文明、又极具审美价值的精神象征和文化载体”正从诗句走向现实。

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陶思阅

 

国宝《万笏朝天图卷》首次离开天津来渝展出


乾隆六下江南,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奇引人一探究竟,你是不是也在遗憾当时没有相机能够记录下这一震撼时刻?

不用遗憾,中国古代画家用他们的丹青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录在了画卷上,用写实手法绘就的画作就像一幅照片,为后世永远留下乾隆南巡的恢宏场面。

这幅画作,就是藏于天津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清《万笏朝天图卷》,因为没有署名,所以它的作者至今都是谜团,但让人留下这部画作的人,却清晰地记录在了画卷之上——“恩给知府职衔臣范瑶恭进”,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裔。

3月3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独家对记者披露,经过两年多的磋商协调,这幅传世巨作将首次离开天津来到重庆,在3月15日,与三峡博物馆收藏的国宝——唐寅《韩熙载夜宴图》同场亮相三峡博物馆中。

画卷里唯独不见乾隆影

《万笏朝天图卷》有多宝贵?

展览策展人王麒越说,作为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它并非常设展品,只有在重大纪念日的时候,观众们才会在展厅中一见她的真容。

那么这幅17米长的画卷,究竟画了些什么呢?

江南景致自不必多说,画面由苏州城郊开始,以城西天平山为中心展开,连接支硎山、灵岩山一带的名胜古迹,观音院、放鹤亭、听雪阁、高义园、白云泉等著名景观历历在目,描绘准确而细致。

画卷色彩富丽,气势恢宏,将苏州城的山川景致、市井风俗,以及官民盛大迎接乾隆皇帝御驾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于世。

在这幅画卷之中,仅仅是人物就超过了2000名。其中,最大的人物才只有2.5厘米高。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画面当中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均清晰可见,面部表情也是千姿百态。

但是,寻遍众多的人物,却偏偏找不到乾隆的身影和样貌。

为何?

因为画家根本就没画。

画乾隆下江南,却只不画主角,为何?

“画作当中找不到乾隆皇帝本人,因为这幅画作是当地民间画师所画,而当时皇帝的五官是宫廷御画师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绘制,任何人都不可以轻易随便画出,所以画师就利用一枚小小的黄色伞盖代替了乾隆皇帝,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王麒越说。

也因此,每逢《万笏朝天图卷》对外展出时,观众们的一大乐趣,就是在画卷中找到那处黄色伞盖。

画卷被溥仪带出紫禁城

《万笏朝天图卷》是一幅金碧山水画,画家先用毛笔蘸金粉勾出轮廓,再用石青、石绿色在绢素上点染,由于金粉、石青等所含矿物质成分较为稳定,时至今日,这幅画作依然艳丽无比。

从范瑶将画卷献给乾隆的那天起,这幅巨作就一直深藏在紫禁城中,仅供历代帝王品鉴,那它为何没有被藏于故宫呢?

这就要说到末代皇帝溥仪了。

宣统皇帝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1912年逊位,但是按照民国的优待条例规定,溥仪逊位之后仍然可以居住在皇宫之中。溥仪长大之后,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必须为自己日后的生活打算。于是,溥仪将目光瞄准了故宫之中几百年所收藏的珍贵文物。

为了将一些宝物顺利转移出宫,溥仪利用赏赐的机会,将一些宝物赏赐给自己的弟弟溥杰等人,让他们夹带出宫,而为了携带和转移方便,他们专门挑价值高的、轻便的文物下手,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字画、书籍和瓷器等。

《万笏朝天图卷》就在其中。

后来,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寓居天津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这件画作被溥仪以低价变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收藏家出售给国家,最终入藏天津博物馆,成为这家百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周处除三害》:将“浪子回头”拍得不落俗套


正在上映中的电影《周处除三害》以传统经典文本为原型,进行了大胆的现代化改编。

阮经天饰演的通缉犯陈桂林,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生命将尽,想要“死后留名”。当他发现自己在通缉榜排名第三后,为了自己的尊严,他决心查出并除掉前两名通缉犯“香港仔”和“牛头”。影片在剧情结构上与古代典故基本一致,陈桂林亲手除掉了两个大恶人,自己心中的恶也得到根除,所以一共是“三害”。

从通俗故事的意义上看,该片讲述了一个坏人改邪归正的过程,表达了“朝闻夕死”的主题。影片人物塑造虽然传奇,但对其转变的具体过程拍得铺垫充足、细节生动,因此结局能够打动人。陈桂林一开始是个拿钱办事的冷血杀手,但“盗亦有道”,警察陈灰对他穷追不舍,他也没下杀手。老家年迈的奶奶,更成为他在这世上唯一的温情与牵挂。这些都说明他心底尚有纯真的一面。

陈桂林一开始“除害”,的确是为了给自己涨名气,但在此过程中,当目睹另外两名恶人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后,他心底的良知逐渐被唤醒。除掉“香港仔”时,他顺手解救了被囚女孩。被灵修中心“洗脑”后,他看到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中毒,内心的善良与正义让他站了出来,最终揭穿并铲除了这个黑窝点。在此过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因此有了片尾行刑前他的闭目流泪,有了他“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会”的悔过遗言。浪子回头的故事虽是老生常谈,但《周处除三害》拍得动人,拍得并不俗气。

陈桂林身上叠加“通缉重犯+身患绝症”两大属性,本来就已经将戏剧张力拉满,更何况他还要面对两个比他更危险的恶人。他能否完成目标?那两个恶人都是什么样的?陈桂林最终的命运如何?都成为观影期间紧紧揪住观众心弦的悬念。除了动作戏拍得刺激,影片出人预料的情节、层层递进的悬念氛围、直到结尾还留了一手的反转都是亮点。

影片英文片名为《The Pig,the Snake,and the Pigeon》(《猪、蛇和鸽子》),这三个动物在佛教中代表贪嗔痴,分别对应片中角色。除掉“香港仔”那段拍得更像黑帮复仇,虽然打斗戏颇具观赏感,但“香港仔”人物塑造没那么鲜明丰满,对应“嗔”稍显牵强。

影片最精彩的地方还是在除掉“牛头”那段。灵修中心的场景看似人畜无害、弘扬真善美,却隐隐透出一股诡异。当陈桂林肺部X光显示病症好转时,不少观众还以为奇迹出现,老天给了陈桂林一次重生机会,没想到反转再次发生,灵修中心原来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邪恶组织。整段剧情反转不断,悬疑感十足,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

陈桂林最后的“除害”方式也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不仅杀了“牛头”,那些仍旧执迷不悟的信徒们,也被他毫不留情地除掉。“牛头”代表的是“贪”,那些信徒代表的则是“痴”。导演黄精甫借陈桂林之手表明,甘于愚痴、不能明辨真伪是非,同样也是一种恶。有趣的是,陈桂林恰恰是在灵修中心经过一番“熏陶”后,内心的善才彻底觉醒,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