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学校“无限责任”之困
南方日报
诸如“消失的课间10分钟”“厕所社交”“能不能玩萝卜刀”等近期有关学生的热点话题,背后是学校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安全责任——众多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反映:学校往往承担着“无限责任”,大家都“生怕孩子在学校出事,一出事就是学校的问题”,于是学校越来越“胆小”。
依据相关规定,发生学生安全事件时,校方是否承担责任,关键看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而现实中,当前存在的学校问责泛化或从重现象不容忽视。压力主要源自两方面:由于责任分担机制不明晰,除了在校内发生的、直接与学校有关的事故,遇到与学校无关的事,个别家长也将责任归咎于学校,要求学校赔偿;随着校园安全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个学校出现安全事件,所有学校都要“吃药”,不少地方将安全管理压力层层传导到学校,甚至催生出“安全形式主义”苗头,如要求寒暑假期间照常进行安全检查。
当“安全担子”越来越重,“无限责任”成为学校之困、教师之困,又何尝不是学生的负担?除了一些学校出现的“课间圈养”现象,近几年部分学校体育课课时减少,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被取消,学生的活动时间一再被压缩,不是学校不懂教育,而是教育规律在与“无限责任”的博弈中落了下风。忽视“无限责任”的无奈现状一味指责学校是不公平的,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校园安全责任分担机制这个“根”上。
从各地探索来看,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配备法律顾问、把部分矛盾纠纷交给专业人士处理等,对避免“一出事就是学校的问题”有一定作用。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举措难以全面推广,尤其农村寄宿学校“无限责任”困境更为突出,而具备买保险、请法律顾问条件的却寥寥无几。最根本的办法是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各方具体职责,避免学校无限“兜底”。
破解学校“无限责任”之困,判例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有一起校园安全责任纠纷“小案”:淘气学生“抽凳子”,造成女同学坐空摔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到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借此说明,“对学校依规组织体育活动等不施以苛责,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孩子虽在校,家长也有责,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亮明了司法态度。最近,一学生在校园里被同学划伤,因学校及时送受伤学生就医被裁定“无责”等案例,也在用行动强调学校并非“无限责任主体”。司法部门可就校园侵权责任案件公示一系列指导性判例,进一步厘清安全责任边界,避免一些学校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理主动“花钱买平安”,或被动“背锅”,也让更多学生从各种“圈养”中解脱出来。
多所高校“自由转专业”缓解考生的志愿填报焦虑
文/李一陵 光明网
高考结束,为了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工作,全国多所高等院校近日召开了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对本科阶段“转专业”的政策进行了介绍。和以往的政策相比,如今,各大高校有关“转专业”方面的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的次数更多,可以更充分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迈入大众化阶段,转变育人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主权,更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放开转专业的限制,是高等教育从以前的工业化、统一化的培养转向个性化、智能化的培养,也是提高教育多样性、丰富性、差异化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转专业上不断放开门槛,甚至实现了转出“零门槛”,以确保学生尽可能选择到自己心仪的专业。比如,2023年5月,吉林大学宣布放开转专业限制,每人有12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已实行“零门槛100%自由转换专业”政策。
兴趣是驱动个人学习成长的核心因素。当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热情,又同时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实现了个人的禀赋与兴趣的“双向奔赴”,往往能激发探索未知的动力和热情,实现更高的学业成就。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对于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说,同样很有助益。
相反,选择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赶鸭子上架,对学习者个人来说,将是身心的双重煎熬。一些考生在填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听从老师、父母的建议或者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进入大学之后,却发现所选非所爱,往往会付出一些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校放开转专业的限制,给学生二次选择甚至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找到志向所在,大有裨益。
过去,高校之所以对转专业层层设限,还在于办学条件受限。比如,如果学生纷纷从某些冷门专业涌入个别热门专业,师资可能跟不上,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能受到冲击。当下,这种因素并非不存在。因此,推动高校教学改革,重塑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是开放转专业必须做好的配套举措。高校也应不断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模块化、个性化的课程菜单,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勿要盲目跟风选择专业,而是要真正结合个人的兴趣和国家的需要进行选择。
高考结束后,天价高考志愿服务又引发关注。某“网红导师”近2万元的志愿填报课程被一抢而空。这背后,既是因为当下志愿填报更复杂,而高中生涯规划不到位,也与对专业选择重要性的过度渲染有关。在那些“网红导师”的口中,专业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生的成败。高校专业的选择,仅仅是探索人生的一个起点,而非终点。一次选择,成与败,都决定不了人生。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更开放、自由的转专业制度,更多的选择机会,将有助于缓解考生志愿填报的焦虑,让考生在填志愿选专业时更加从容。
把公益支教当秀场 太荒唐
文/蔡孟珅 华龙网
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可谓供不应求。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研学机构会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
公益支教,对于偏远山区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对于支教者本人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锻炼。而这些打着公益旗号售卖的商业研学,却把教室变做满足少数人表现欲的名利场,山区孩子们化作某些想要镀金“志愿者”的背景墙,让人心寒。
公益变生意,损的是孩子的学习。教育是一门神圣的事业,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支撑,只会误人子弟。而报道中的这些研学团志愿者,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二年级的学生,这不纯属胡闹吗?教学活动要有连续性,如果老师流动性太大,孩子们就要花很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模式和风格,而这些研学团七天就换人,如何保证课程顺利连接?如此一来,势必会对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造成恶劣的影响。
讲台变秀场,伤的是爱心人士的心。把支教当做考公留学的捷径,把公益当做镀金的工具,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挤占了真正需要这份工作、想为这片土地奉献的人的机会。一边是这些所谓的“志愿者”,交钱就能“上车”,而那些正规支教志愿者,却需要经过多重简历筛选、多轮培训和考试等流程,才能获得资格,多么讽刺。投机取巧花钱买经历的人越来越多,必定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田地变秀场,损的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形象。近年来,国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大凉山在内的很多地区的发展已经得到很大改观:学校有崭新的塑胶跑道,亮堂的教室,孩子们也有干干净净的衣服。为了吸引更多买家,很多商家却仍然把大凉山装扮成“穷苦”模样,所谓公益研学的宣传视频里,常常能看到孩子们衣衫褴褛地光脚干活,以此来博取公众同情心,可以说是对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抹黑,还可能把人们引入对农村的“认识误区”,让人对投身教育公益事业、投资农产品等失去信心。大凉山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透支社会爱心,这些都可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阻碍。
助力偏僻山区和乡村的教育水平提升,需要的是支教者们数年如一日的坚守。它不该是走个过场,拍张照片,发条动态,否则只会沦为一小撮人的“乡村旅行”。不该让孩子成为这一公益秀场中的“背景板”,而应该让他们成为公益支教中的真正受益者。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明确相应的支教规范,禁止“虚假支教”轻易就走进当地的校园;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监管部门斩断虚假支教的生意链条,禁止研学机构弄虚作假,明确支教的相应标准,让研学归研学,支教归支教,把打“擦边球”的行为彻底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