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07-05 光明网-《光明日报》 阅读:

  【思想汇】

  作者:吴惠(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高校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教师,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强化使命意识、涵养道德情操、发扬创新精神,做到有担当、有品格、有方法。

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在校园竹林里,跟着指导老师学习了解各种珍稀竹子品种及相关习性。陈胜伟摄/光明图片

  有担当

  高校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就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要心系“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自觉站好立德树人的三尺讲台,切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高校课堂真正成为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精神殿堂。

  思政课要讲出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体现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统一的典型课程。思政课要讲出实效,关键在于贴近学生实际,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工作做到家、入心田。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受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影响,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社会现实问题认识上的困惑。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抓好学生“拔节孕穗期”的关键发力点,努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主动掌握学生思想困惑,及时回应学生心中的疑问,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思政课讲出了实效,就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教师“经师”与“人师”统一者的作用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充分彰显。

  其他课程要上出“思政味”。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高校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就要充分挖掘每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各类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当前,高校中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地形成育人合力。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高校教师由“经师”向“人师”跃升的关键一招。高校教师要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盐”溶解到各门课程的“食物”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统一,让各门课程都上出“思政味”;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思考研究、设计实践,加强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分享,推动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互相促进。

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思政优质课竞赛,图为教师在讲授中。王珩珺摄/光明图片

  有品格

  高校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就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要涵养德行、锤炼品格,用道德力量引领学生,以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做到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传道”上多下功夫。

  以德立学,弘扬优良学风教风。学风与教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学校中,学风和教风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时刻萦绕在师生身边,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的成长。当前,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以德立学,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严格自律、为人师表,但也有少数高校教师出现失范行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也败坏了教风、学风和校风。高校教师要把握教与学这两个育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实际行动弘扬优良学风教风。要严守为学为师的道德底线,始终葆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坚决抵制各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不端行为,自觉维护师道尊严;要引导学生克服浮躁之气,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努力在大学期间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养成踏实求学、诚信为学、追求真知的优秀品格,打好为学、为事、为人的根基。

  以德施教,带动学生崇德向善。教师从事的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的崇高事业,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示范与人格感化。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往往就难在能否以德施教,用自己的品行带动学生崇德向善。高校教师要增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意识,努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宪法法律,矢志报效国家人民,为学生树立坚定信念、爱国守法的表率;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勉履行职业责任,认真承担社会义务,自觉维护公序良俗,为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标杆;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从小事小节上不断磨砺自己,做到举止文明、作风正派、治学严谨、从教清廉,为学生树立严于律己、自重自爱的典范。

  有方法

  高校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就要有敏锐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要踊跃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精神深入推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努力做到教之有物、育之有法,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练出真本事、取得新成果。

  教之有物,做拓宽学生视野的“明师”。在信息和知识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追求做“名师”,更要追求做“明师”,努力为学生打开成长视野,明晰发展方向。要注重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养分,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引导学生建立历史思维、辩证思维,为学生成长进步擦亮底色;要努力从更高的站位、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视域学习和传授理论知识,及时跟进研究学术前沿成果,保持教育内容的新鲜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为学生成长进步增添动力;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把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生动的实践引入教育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实际,积极投身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长进步注入活水。

  育之有法,做走进学生心灵的“良师”。当下高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95后”“00后”,他们成长于开放、自由、多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往往对空洞的说教无感,更关注启发性的教育活动;对呆板的形式无感,更青睐体验性的教育模式;对枯燥的话语无感,更认可趣味性的教育语言。高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学生的接受特点,做陪伴学生成长的益友、引领学生进步的良师。要找准师生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展开,使教育活动更“有料”;要放弃居高临下的说教口气和一味单向灌输的方式,少些冷冰冰,多些“热乎乎”,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沟通域场,使教育活动更有情;要多使用学生熟悉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热词和流行语,多采用翻转课堂、情景展示、研讨辩论等体验性、互动性、启发性强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育活动更有趣。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5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