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建议成渝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

05-2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 张兴海代表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巨建兵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2日12时58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在本次全国两会上,作为来自重庆汽车产业的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海建议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为建设双城经济圈、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的载体、抓手和支撑。

现状:产业基础雄厚供应链条齐全 市场空间大

为何提出上述建议?张兴海说,成渝双城占据西部汽车近半壁江山,产业基础雄厚,供应链条齐全,具备成为西部汽车产业中心的条件。

从2019年汽车生产数据看,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生产汽车455万辆,其中广西183万辆,重庆138万辆,四川62万辆,重庆和四川就占据了西部总量的44%。

在产业链方面,重庆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十余家,一线高品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00多家,二三线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具备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各大总成在内的完整供应体系,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70%。形成了以长安为龙头,东风小康、金康、北京现代、长城、上汽依维柯红岩、鑫源等整车企业为骨干,千余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优势产业集群。

而成都在汽车整车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方面具有行业领先性优势。

目前成都拥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神龙汽车等10余家重点整车企业。落户300余家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等6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形成覆盖发动机、底盘、汽车电子、车身、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五大总成的完整配套体系。

此外,成都在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平台、信息安全、感知传感器、芯片级导航定位模组、组合导航技术及软件/算法等技术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同时拥有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丰富智力和科技资源。

同时,张兴海指出,川渝两地人口超过1.2亿,成渝双城汽车保有量高居全国前三,且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2019年,重庆市常住人口3124万,成都市常住人口1658万人,加上周边的眉山、资阳、德阳三市,大成都城市圈总人口达2500万人。

在汽车保有量方面,2019年重庆和成都的汽车保有量高居全国城市第二和第三位,分别达到463万辆和520万辆,总量和增速均高于多个一线城市,市场规模大,而且增长空间也很大,后续汽车置换消费的基数较高。“整个西部地区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22%,汽车消费潜力巨大,如能以成渝为中心辐射西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张兴海说。

问题:两地汽车产业大而不强 亟待资源整合

不过,张兴海也指出,目前成渝地区汽车产业虽大而不强,尚未将产业规模真正整合成为区域优势。

在张兴海看来,当前,汽车产业正呈现出消费升级、绿色环保、智能网联、融合发展等新趋势,无论地区还是企业,靠单打独斗取得优势的难度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在新形势下成渝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在用车端、造车端、供应端全面打通,实现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共享,是做强汽车产业、形成区域优势的战略举措。

今年3月24日,重庆市召开汽车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抓住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下大力气把重庆汽摩产业巩固发展好、不断做大做强。这为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产业中心提供了决策支撑。

虽然存在问题,但也要看到机遇。张兴海指出,目前,全球汽车产业重构带来全面发展的新机遇。汽车产业能带动电子、机械、材料、工艺、装备制造及能源、环境、信息、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众多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汽车智能制造升级还将趋向于“制造+服务”的生态整合。

未来,汽车产业将形成区域化发展的新动力。智能汽车(SV)作为可移动的互联节点,将与智能交通(ST)、智慧能源(SE)与智慧城市(SC)深度融合,彻底实现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源流的高效顺畅移动,从而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张兴海特别提到,“此次疫情更会加快智能汽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并进一步加快汽车区域化发展进程。”

当前,国家明确提出的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网络(信息)强国、人工智能强国无不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而新基建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等直接以汽车为应用载体。

“抓住汽车产业这个牛鼻子,将使上述国家战略在区域经济中更能有的放矢,有利于其在地方的有效落地,并在相互拉动和支撑中形成区域优势的全新能力。”张兴海说。

建议: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体系

如何实现联动发展?张兴海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打通区域联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体系。

疫情期间,供应链关键环节在外的企业无法顺利复产,区域性布局的内向型企业反而得到增长的良机。比如重庆的电子产业,由于产业链集群高度集中,配套零部件超过80%在本地域生产,降低了全球采购的风险,从而在疫情期间凸显出竞争力。

“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成渝两地众多重要产业,具有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优渥条件,理应最大化地充分利用。”张兴海说。

他建议,从国家、省域、区县等不同层面,加强统一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尽快出台区域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规划,特别是汽车产业的规划,类似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地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体化汽车产业协同综合体系。

与此同时,他建议以汽车为重要突破口,打造重庆万亿级汽车产业链,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形成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4S”一体化发展。

此外,还可以先让汽车应用端融通起来,比如成渝本地产汽车,均一视同仁纳入两地的出租、共享出行、租赁领域,两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均纳入两地政府公务用车采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