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工守护“化工城”:为家乡夺“疫场”胜利

03-18 中国新闻网 阅读:

青工守护“化工城”:为家乡夺“疫场”胜利

    王世鑫(右一)和尹艺超在工作中 王世鑫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青工守护“化工城”:为家乡夺“疫场”胜利

  中新网吉林3月18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吉林市是中国著名的“化工城”,新“化工人”王世鑫最近一直非常忙。只不过,这份忙碌暂时与本职工作无关。

  23岁的王世鑫是吉林石化建修公司西部检修车间的见习大学生。吉林市暴发新一轮疫情后,王世鑫和工友尹艺超作为“技术股”,在北山核酸检测工作站配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负责起了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3月17日8-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588例,其中吉林市1006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765例,其中吉林市747例。18日0-8时,吉林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35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9例。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王世鑫每天都会忙到深夜。“将阴性和阳性人员的信息录入系统,要求精细度高,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王世鑫工作的简易房有十几平方米,房间内的一个临时休息台,是医护人员偶尔休息的“梦幻之地”。“他们和我一样大,都是‘95后’,看到他们累倒的样子,很心疼。”

  王世鑫是辽宁大连人,2021年7月来到吉林市。初到吉林市,王世鑫对吉林的印象是“充满正能量”。“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听出我的外地口音,他告诉我,以后吉林市就是你的第二故乡。”司机很健谈,向王世鑫讲述了“化工城”的历史和许多风土人情。

  23岁的尹艺超是王世鑫的工友,和王世鑫同年入职。虽然参加工作刚刚一年多,但他对“化工城”的历史非常了解。“新中国很多化工方面的专家和人才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

  在核酸采集“信息报送”岗位,尹艺超每天核对和报送的数据达几万条。这个岗位作为“中枢大脑”的重要性可以从时间上体现出来:信息24小时不停变化,需要24小时不停报送。

  回想起上岗第一天,面对无穷尽的数据,尹艺超耗费了大量时间去整理。他发现,报送的信息条数和步骤虽然多,但至少有一半操作是重复的。“有些操作可以通过互联网小工具实现。”熟悉计算机程序语言尹艺超有了主意。

  用时一天,尹艺超“创新”的小程序便投入使用。“节省了至少一半时间。”尹艺超称,疫情防控要“分秒必争”,他和伙伴们还要继续优化这个小程序,让其更易上手,提供给其他区域的录入人员。

  凌晨1点,吉林市的天空飘起大雪。王世鑫来到窗外透气“刷新闻”,当他看到大连医疗队支援吉林的新闻时,瞬间泪流满面。“我的第一故乡来援助我的第二故乡了。”那一刻,他的心里无比温暖。(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