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瓦房店市岗店街道走上工业兴农业旺振兴之路

06-04 阅读: 5977

 
(通讯员 晋泽乔)大连瓦房店市岗店街道位于城区西南部,辖区范围广,当地依托资源优势,坚持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挖掘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工业兴、农业旺的振兴之路。街道现有规上企业13家,2023年,13家规上企业产值15.7亿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35项。
 
在东立工艺的生产车间内,纺织工人们正加工手工艺纺织品,动作轻巧熟练,机器运转有序,不久后这些工艺品便将远渡重洋,销往国外市场。位于岗店街道的大连东立工艺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专注于布艺装饰花边的设计与工艺研究,产品多元,包含了花边、大(小)穗、绑带、绳编、绳排须、宽(窄)带等色彩丰富、做工精湛的手工艺纺织品,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白宫),被广泛应用于窗帘、布艺沙发、床上用品、灯具、服装等领域。同时,通过了美国AQA认证机构和德国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ISO9001和ISO14001双体系认证,企业年销售额达737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4.6%,拥有35项专利。
 
在岗店街道东林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如火如荼开展种苗工作。据了解,村内种植蔬菜大棚有100多个农户,其中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育苗中心占地面积15亩,涵盖7个蔬菜育苗大棚,常年培育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共10余类约2000多万株的春苗,占据了瓦房店市蔬菜种苗市场60%以上,同时还向周边区县以及其它外省市地区输送优质种苗,年销售额600万元以上。育苗中心不仅满足了当地菜农产业发展需求,还丰富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开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把门猴”是北方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端午节挂“把门猴”寓意驱邪恶,迎吉祥,保安康。而岗店街道云台村的妇女们,凭借巧手将“把门猴”变成了“金猴”,为云台村经济产业添砖加瓦。
“把门猴”最初自主制作用于家用,如今,凭借独特的样式与技艺,“把门猴”产业渐成规模,数量也由每户每年几百上千个,发展到每户每年少则几万多则近10万个。端午节前期,在大连各区市县农贸市场、超市以及早市,都可以看到云台村妇女们制作的各具特色的“把门猴”,云台村妇女的制作技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每年端午节“把门猴”的销售收入也甚是喜人,少则几千上万元,多则几万甚至更多。
瓦房店市岗店街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挖掘企业潜能,依托当地的资源特色,为辖区工业经济高效发展提供强力引擎,一幅农强工兴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独角新闻未标有“来源:独角新闻”或“独角新闻
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若有来源
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独角新闻联
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独角新闻:13478671922(微信
同号)
全国各县市区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田先生:18698678800(微信同号)
大连市新闻爆料请联系晋主任:1390428627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