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生花!陈芋汐、全红婵包揽世锦赛10米台金银牌

06-28 中国新闻网 阅读:

  北京时间28日凌晨,第19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结束了一场焦点之战。

  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两位中国名将陈芋汐、全红婵再次用精彩的发挥惊艳世界,二人分别以417.25分和416.95分,包揽该项目金银牌。

  赛后,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陈芋汐和全红婵在场边相拥许久。此刻,无需多言。

  16岁的陈芋汐,15岁的全红婵,在美好的年华里共同成长。

图片来源:FINA官网截图

图片来源:FINA官网截图

  虽然比赛是在北京时间凌晨进行,但不可否认,这或许是本次世锦赛开赛以来关注度最高的对决之一。深夜的屏幕前,无数跳水迷为两位小姑娘,呐喊、祝贺。

  从预赛到决赛,陈芋汐和全红婵一直是场上的焦点,她们所建立的巨大领先优势被观众们戏称为“断层式”排名。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

  决赛中,全红婵在前2套动作发挥得更加出色,率先建立领先优势。但在呈现207C动作时出现瑕疵,仅获得61.05分,在此前的预赛和半决赛中,全红婵同样在这个动作出现失误。

  也是在这套动作后,陈芋汐跃升至第一位。此后,二人都很好地完成了后续动作,分差最终定格在了0.3分,陈芋汐蝉联世锦赛该项目冠军。

图片来源:FINA官网截图

图片来源:FINA官网截图

  赛场相识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彼时14岁的全红婵用3个满分动作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的名字。那场比赛中,摘得银牌的便是陈芋汐。

  在那之后,这两位以天才之姿出现的少女,时常被人们提及。

  而谈起陈芋汐和全红婵的赛场相识,或许要追溯到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在河北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女子10米台决赛中,广东队小将全红婵爆冷摘金。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陈芋汐获得银牌。<a target=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陈芋汐获得银牌。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半决赛结束后,上海队的陈芋汐、四川队的卢为和任茜分列前三。但在决赛中,任茜和卢为相继出现失误,全红婵逐渐确立了领先优势。随着完美呈现5253B动作,单跳拿下91.20分的她成功登顶。

  “今天没想过能击败场上的几位世界冠军。不认识国家队这几个姐姐,也没和她们说过话,拿了冠军她们祝贺我了。想去奥运会,害怕和姐姐们正面竞争,但下次比赛还是想拿第一。”赛后的全红婵有些含羞地说道。

  携手出征东京

  时间转眼来到2020年7月,东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中国游泳协会公布了中国跳水队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名单,陈芋汐、全红婵赫然在列。

  里约奥运会夺取该项目金牌的任茜,2017年天津全运会横空出世的张家齐,2019年光州游泳世锦赛大放异彩的卢为……在名将云集的中国跳水队,在女子10米台的王牌项目上,全红婵与陈芋汐最终脱颖而出。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陈芋汐获得银牌。图为陈芋汐在比赛中。<a target=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陈芋汐获得银牌。图为陈芋汐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在选拔赛中表现出色的二人,携手出战女子10米台。或许也是从那时开始,大家开始关注起这两位“00后”女孩。

  良性竞争

  此次出征布达佩斯前,陈芋汐面对镜头表示,她和全红婵是良性竞争关系。

  “我觉得我们俩算是良性竞争,有竞争才有提升。无论是她比得好或者我比得好,我们都会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比赛和成绩,希望大家都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成长的道路上,两个人共同见证着彼此实力的增长。在陈芋汐眼里,全红婵又乖又调皮,训练时一丝不苟,生活中活泼可爱。

  此次世锦赛,陈芋汐和全红婵还将搭档出战女子双人10米台项目。作为全新的组合,为了能缩短磨合时间,二人都付出了不少。

  在出征前的队内测试赛中,大赛经验更加丰富的陈芋汐会帮助全红婵舒缓压力。既是对手又是搭档的二人,为了梦想,共同努力着。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比赛中三次跳出满分动作,凭借优异的发挥夺得金牌。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比赛中三次跳出满分动作,凭借优异的发挥夺得金牌。

  “实力卓然,并蒂生花。”这是不少观众为陈芋汐和全红婵送上的赞誉,仔细想来,很是贴切。

  站在当下,二人已经是中国队在女子10米台项目上的佼佼者。带着前辈的嘱托和希冀,两位年轻的女孩正将中国跳水的荣誉写在新的一页上。

  两位努力的女孩,都值得我们的掌声。

  作者:刘星晨


【编辑:王禹】